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 医疗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这些疾病进入高发期

2021-10-29 9:43:45 来源:山东商报

        秋末,特别是在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下周末便要迎来“立冬”节气。进入秋冬季,包括冠心病、心梗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疾病进入高发期。再加上昼夜温差大也易导致病菌侵体,流感高峰将至。所以,千万别小看了秋冬时节,它对健康可有着不小的威胁。今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梳理秋冬季易高发疾病。不想被这些疾病找上门,听听专家怎么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见习记者 李筱琬

 

        易被“缠上”的心血管疾病

 

        秋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降低,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血压升高、心率不齐等症状,这些可能是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前兆。“骤降的气温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此时节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注意做好自我保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王震提醒,一旦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劳累后呼吸困难、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气温骤降、缺乏活动或成患病催化剂
  

       “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王震说,北方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易受凉发生感冒症状,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近日,62岁的刘先生突然感到不适,测量血压后发现已达到18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常年患有高血压的刘先生意识到不对劲,迅速来到省中医心病科就诊。“前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的挺好,怎么最近血压又升高了?”刘先生实在想不通,他最近都没出门,也一直坚持服药,为何病情会突然严重呢?王震解释说,该患者有高血压并伴有心绞痛症状,一直在服用降压药。最近,因为天气多变,又不大出门,所以他自己减了药。秋冬季节人的血压本身就容易波动,再加上他经常熬夜刷手机,也不运动,还更改了药量,就出现了血压控制不好,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情况。

 

        “进入秋季以来,医院门诊急性心梗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上周六晚,我接到急诊科通知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就诊,火速赶到医院,结果当晚先后来了3名急性心梗病人,连续做了三台急诊介入手术,最后一台凌晨四点多才结束。”王震告诉记者,在秋冬季,有心脏基础疾病并伴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由于活动量少,摄入热量多,气候变化大,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比原来发作更频繁,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

 

         并非仅是“老年病”,年轻人需警惕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和家族史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是由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引发的,我们都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筛查,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最终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我国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居民中有超过1/4的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控制率仅为16.9%。虽然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是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高血压患病也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不良好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其患病风险大大增加。”王震表示,无论是对于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来说,定期测量血压都是十分必要的。较高的知晓率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率,才能减少合并症的病发率。只有大家都给予重视,加强预防,患病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有高血压和合并性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要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天冷不要老待在家里不活动。务必要严格地遵守专业医生提供的药物治疗方案,不要擅自停药、减少药量。应该经常到医院进行复查,查血脂、查血糖、量血压。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说话吃力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王震强调,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要重视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不要抽烟。在家中要养成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密切关注血压的动态变化。要养成按时到医院体检的习惯,最好到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调整血压的药物。

 

         最爱秋冬“搞事情”的流感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许多病毒有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开始跑出来“搞事情”,比如流感病毒,有不少市民已“中招”,出现了感冒、发烧、咳嗽、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流感是这个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5岁以下的儿童、65岁及以上伴有多种基础病的老年人、肥胖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等都属于高危人群。”济南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谭镇岳提醒,当流感出现高热不退、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心慌、严重呕吐不能进食、腹泻、神智改变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

 

        重视流感绝非“小题大做”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科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至40摄氏度,可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谭镇岳说,流感起病急,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速度更快、传染范围也更广。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者基础病加重而发展为重症病例。少数症状进展快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等情况导致死亡。

 

        “如果因为受寒,出现流涕,嗓子微痛但还没有明显流感症状时,可以辨证用药帮助改善症状,但不要盲目自服。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自身状态及环境,如多喝水、多休息、多通风、清淡饮食、起居规律等。如果觉得身体比较难受,影响生活质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谭镇岳提醒,面对流感,大家应给予重视,必要时及时就医。

 

        日前,一则广东18岁女孩因同时服用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后氨茶碱中毒死亡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谭镇岳强调,大家生病后尽量不要私自用药,如果去药店自行购药,可咨询药店工作人员,并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同类药物禁止同时服用。服药后,症状如未减轻,最好及时就医。在服药的同时,禁止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油腻以及过于寒凉的食物。

 

        许多市民在感冒后,都会纠结于服用中药还是西药见效快的问题。谭镇岳表示,中药和西药只是作用方式和途径不同,但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是不需要应用抗生素的。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易感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对于流感来说是非常好的预防手段。建议先打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同时参照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最好间隔14天以上再接种流感疫苗。”谭镇岳告诉记者,流感疫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流感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患有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同时,48小时内服用过抗流感病毒药物;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因应用药物、疾病等原因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需要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密切接触的人群;孕妇或者使用含有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有脑脊液渗漏风险的人群等也不建议接种。

 

       “流感病毒的变异特性决定了接种流感疫苗并非一劳永逸。建议非禁忌者应每年进行接种,接种后减少在人员密集场所停留、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才是对抗流感的‘组合拳’。”谭镇岳指出,易感人群在接种疫苗的基础上,外出尽量佩戴口罩,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体质比较差的人可以应用中医、中药调理。同时,伴有呼吸道慢性病及易感人群可以尝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最后,谭镇岳提醒,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建议大家要饮食有度,起居有节,增强体质。平时也要多通风,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