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补贴到零门槛落户,从购房补助再到给编制、资助创业……山东省在这场全国性“抢人”大战中,出台了一系列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从目前的“抢人大战”中可以看出,全省各地都在转变观念,摒弃从前“必须有工作经验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理念,转变为留年轻人、留住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
过去,高校毕业生扎堆去北上广,现在则不少选择留在本省,尤其是省会城市的比例大幅提升。专家表示,“抢人大战”将推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在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的放开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也有促进作用。B1、B2专题撰稿记者王晓迪
补贴
济南
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
青岛
将租房补贴标准提高至硕士每月800元、博士每月1200元,其中紧缺专业硕士每月1200元、紧缺专业博士每月1500元。
潍坊
“人才新政20条”把到潍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至3000元、1500元、500元。
临沂
“人才新政黄金22条”规定,在临沂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工作满一年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人才津贴。
济宁
围绕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3年内给予博士每年3万元津贴、硕士每年1.2万元津贴,本科生2年内每年5000元津贴。
创业
济南
今年4月,济南举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签约仪式,32名(个)引进的“5150”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获颁“泉城特聘专家”,52名本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获颁“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市财政给予签约的高端人才1.1亿元的资金扶持。
临沂
对于在校大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毕业生在临沂创办企业者,经评估可给予2万元至10万元资金扶持。
潍坊
对自主科技创业的博士,依据项目评估情况,分三类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创业经费资助。
淄博
每年选择20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对5年内项目运行良好者,再给予最高50万元的支持。
东营
在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毕业生,自进驻之日起,享受第一年100%、第二年50%、第三年30%的房屋租赁补贴。
购房
济南
统筹市、县区资源,通过两级共建、县区自建或整合现有房源等形式,集中建设或储备一批人才安居房,作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周转房,周转期5年。允许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在不违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高层次人才安居办法,对新引进的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B、C、D类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最长免租5年的住房。引进的D类及以上人才需要购买住房的,经本人申请并认定后,可不受户籍、在济南市缴纳一定期限社会保险等限购政策影响。
烟台
对新引进的创新创业且购房的人才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正高级职称、博士(含副高级职称)、硕士分别为6万元、4万元、2万元。
日照
凡是从事科研技术工作满五年且首次购房的博士,一次性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今年3月,日照岚山区卫生系统出台更具吸引力政策,对符合引进条件的博士,安排区内120㎡住房一套免费使用,期满10年归个人所有,或在日照市、区首次购房的一次性给予购房补贴40万元。
落户
济南
去年8月,济南出台新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限制,并设立“人才集体户”,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凭劳动合同并正常社保缴费,即可落户。
淄博
“人才新政23条”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凭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
青岛
50岁以下博士、硕士,4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人员,均可“先落户再就业”,普通专科学历取消社保年限限制。
编制
济南
推出人才编制“蓄水池”,灵活用于博士学位等人才的引进和创业激励。配合“人才新政30条”,日前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和《泉城“人才驿站”实施细则》,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允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者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相应享受职称评聘、保险等方面待遇;离岗创业期满后,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同意可再延长3年。
威海
近日发布公告,拟引进100名优秀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工作,无需笔试环节,只采取面试方式。
莱芜
符合条件的博士可直接安置到事业单位,同时还可以将其硕士学位的配偶安置到事业单位。
聊城
对于引进的急需紧缺博士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可不受编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