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短乘长”“伪造短信”,继孙博士霸座、翟博士学术造假事件之后,杭州这名霍姓博士携女友累计逃票四十次的“精致利己行为”,令世人眼中博士的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据《宁波晚报》《都市快报》等媒体报道,6月6日20时15分,宁波市公安局火车站地区分局执勤民警在候车室巡查时,发现6号检票口附近有一男一女2名旅客正准备从换乘通道进入候车室。民警经过时,两人刻意回避,神色慌张。民警见两人可疑,遂上前询问。经查,男子姓霍,33岁,辽宁人,是一名医生;女子姓忻,26岁,宁波本地人,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会计师,两人是情侣关系,均在杭州上班,当天正好是端午放假,所以坐车回家。
情况看起来简单,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民警要求两人出示车票时从中发现了一些猫腻。
男子拿出手机向民警展示12306订单,显示两人购买了杭州东至绍兴北的车票。随后,男子又继续向民警展示了发件人为“12306”的短信订单确认信息,表示自己网购了宁波去温州南的高铁票,到候车室来是想换乘去温州南的。
但细心的民警仔细辨别后发现,该名为“12306”的短信订单实为一个普通手机号码,只是将联系人设置为“12306”,并伪造了12306短信订单的格式给自己发了个短信。
民警随即将两人带回执法场所进行进一步调查。很快,忻某就承认了自己伪造订单逃票的事实。因为到候车室换乘可以逃避出站验票,因此才想到伪造铁路订单换乘的方法。
民警还从两人的行李内搜出了其他几张短途车票,均是两人用来“买短乘长”用的。忻某承认,去年在出站时看到有人持短途票越站乘车后补票出站,于是“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尝试用买短乘长的方式逃票省钱。但是如此,出站就成了问题,于是忻某又多次尝试,几次试探后最终想出虚构换乘车票信息,以换乘为由从候车室出站逃避补票。截至目前,两人已用此方法共计逃票四十次。
“博士”“逃票”,当这两个公众意识中相距甚远的词语交汇碰撞,其所引发的心理不适也就顺应产生。
《新京报》评论文章调侃道:无论霍博士为了什么去逃票,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出现代版“孔乙己”——“读书人的事能算做偷么?那叫窃,用术语说,那叫识别系统漏洞、自动抓取最省钱方案。”
如今被行拘,为此留下“污点”,甚至影响未来事业发展,也都是霍博士早该料想到的代价。而众网友将其推上热搜,也足以警示后来人:珍惜自己的羽毛,珍视自己的人品,别为了点小聪明,丢了素质和体面,实在是不值当的。
而在浙江在线看来,霍博士携女友40次逃票的行为乃精致利己主义的表现,而精致利己行为必将自食恶果。
生活或许不易,有博士光环的医生却并非负担不起火车票。对规则明知故犯,当规则妨碍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束缚了自己的行为就想方设地去破坏,更有甚者,认为遵循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的体现,绕过规则得到了便宜,才是灵活、聪明和有本事的体现。逃票行为层出不穷,既折射出社会心态的成色,也考验着公共治理的水平。
此外,正如网友所言,社会公众对“博士”群体的形象认知并不宜因孙博士、霍博士等“坏粥鼠屎”而发生改变,但对社会公德修养的坚持与守护当是包括博士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必修课程。
山东商报发福利啦!快来领红包
复制下方口令
¥N7YCYVn8Ina¥
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
每天可领三次!!快来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