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请收下这份“主题”书单

2020-2-23 9:36:52 来源:山东商报

      早前,在武汉“方舱医院”,有记者拍下了一名患者正在看书的画面。这个画面,引发大众热议。事实上,当一场疾病将我们固于某个地方时,这个时间也正是阅读的好时机。趁着在家中,不妨读上这样几本带有“主题”意味的书籍,增进学识,充实生活。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朱德蒙

 

 

由英国绘本作家霍沃斯夫妇创作的《穿山甲的奇妙飞行之旅》


  用文学作品汇聚精神力量


  一场疫情,也牵动作家们的心。


  在拿起手机开启网络直播与读者互动的同时,他们纷纷投入到主题创作中,用手中的笔记录那些或令人悲伤,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感动的故事。除了新“主题”文学作品的书写,还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也被拿来再版。


  100多年前的1910年冬至1911年春,一场鼠疫在冰城哈尔滨爆发,共有6万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5千余人。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正是根据这段史实创作而成,初版于2010年,今年再版。书中,作家以富于地域风情的笔调,讲述鼠疫流行时发生在哈尔滨平民百姓中间的种种故事,表达普通人在灾难中的生活常态和难以抗拒的惨烈命运。尤其是根据真实历史人物塑造的华侨医生伍连德和官员于驷兴,虽然未施重墨,却让人印象深刻。这也不免令人联想到现在,那些正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


  该书责编杨柳向读者推荐,此书体现了作家既往的创作风格,不张不扬,一点一滴地把人物、故事和风情“晕染”出来,给读者留下绵长的回味。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今天,读这部小说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有人说,“某种意义上,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黑死病带来的文学作品”。按照薄伽丘的描述,故事中的十个年轻人,正是为了躲避瘟疫而逃到了郊外,用讲故事来消磨郊外无聊的时间,这些故事的合集就是《十日谈》。


  本月,获第9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改编电影《小妇人》因疫情撤档。影片改编于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该作以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四个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为蓝本,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家庭伦理小说。书中,四姐妹中的老三贝丝曾感染猩红热,然而比起疫病的恐怖,四姐妹互相守望战胜疾病的真情,更鼓舞人心。


  以童话传递动物保护重要性


  原本该是欢乐热闹的2020年新春,孩子们却很难捕捉到新年的气氛,他们不得不和家长一同学习一种叫做“病毒”的知识,出门必须戴口罩,回家需要用肥皂洗手。这些天,渐渐习惯跟着爸妈看“新闻”的他们接收到一个信息,超厉害的科学家们找到了潜在病毒中间的宿主“穿山甲”,这意味着捕杀、食用穿山甲的人类或许就是这场疫情的罪魁祸首。


  说起“穿山甲”,孩子们首先想到经典动画《葫芦娃》中的穿山甲,当然,它也是许多80后父母童年的美好回忆。然而,人类对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和食用,这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停息过。2020年2月15日,是第9个世界穿山甲日,这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为了保护极度濒危的穿山甲设立的纪念日。今年的世界穿山甲日因疫情和穿山甲的潜在关系显得格外不同。


  由英国绘本作家霍沃斯夫妇创作的《穿山甲的奇妙飞行之旅》,是目前国内引进的首部“保护穿山甲”题材的绘本,该书讲述一对来自飞行世家的姐弟意外发现了一只穿山甲宝宝,为了让穿山甲宝宝回到母亲的怀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踏上了护送穿山甲的奇妙旅途。故事中,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爱护动物、不畏艰难的道理,更能深刻理解来自家人的温暖和爱。


  “让孩子从种类、习性等各方面了解穿山甲,感受穿山甲坚硬铠甲下的无限魅力。愿孩子们都能够早日明白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一代一代健健康康地成长。”出版方告诉记者。


  借科普著作普及抗疫知识


  那么,通过穿山甲传给人类的“病毒”又是怎么回事?“病毒”起源是什么?地球上又有多少“病毒”呢?


  由美国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创作,中国科普作家刘旸翻译的《病毒星球》,被《华盛顿邮报》赞誉为“揭开生命日常的面纱,重塑我们对它们最本质部分的认知。”


  作者讲述,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此外,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但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防线。


  由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历时25年创作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畅销全球,曾获1998年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由该书改编的记录片于2005年播出。书中,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人类来自共同的祖先,先天智力、体质差不多,为什么近代以前欧亚大陆的人类社会一直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碾压其他大陆?


  书名即是答案:枪炮、病菌与钢铁。如戴蒙德分析,在哥伦布登陆美洲后一百多年内,95%的印第安人口死于天花、伤寒、流感等欧洲流行病。同样,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食物的稳定来源得益于对动植物的驯化。然而,麻疹、肺结核、天花来自牛,流感来自猪和鸭,百日咳来自猪、狗……总之,一个民族养殖牲畜和家禽种类越多,规模越大,就越可能感染流行病。不过反之,时间久了也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因为养殖牲畜除了提高农业的产能、增强骑兵的战斗力,提供人体必须的蛋白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力。用了数千年驯化动物,适应它们身上的病毒,但却偏偏要吃野味,也算是将自己主动放到了“劣势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