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彼此尊重不劝酒才是真正的“免责神器”

2021-1-10 7:34:46 来源:山东商报

        彼此尊重、适量饮酒和不劝酒才是真正的“免责饮酒神器”,他不但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续写更醇香的友情、亲情,也是酒席宴上最美的风景、最值得推崇的相处之道。

 

        近日记者搜索发现,在线上电商平台有店家出售饮酒免责用品。目前,店铺只上架了4件商品,都和“饮酒免责”有关,包括录音手环、录音笔等设备,这些商品名中均带有“聚餐饮酒”“免责神器”的字样。关于“喝酒免责”,从以前的格式合同免责条款,到如今的录音、录像“免责神器”,这些物件真的可以帮助酒友免责吗?(1月8日《成都商报》) 

 

  无论什么“饮酒免责神器”,只要在酒桌上,对别人强行劝酒,甚至明知道对方不胜酒力,一定要让对方过量饮酒,万一对方饮酒后出现问题,甚至诱发疾病导致受伤、致残或死亡的,凡劝酒者都不能免责。所谓的“饮酒免责神器”在严肃的法律面前也是“一文不值”。

 

  坊间社会有着深厚的饮酒文化,大凡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酒水不仅是餐桌上的必备,相互劝酒、猜酒令以及围绕“饮还是不饮”的话题也是贯穿始终。在正常相互“知根知底”的前提下,“能者多劳”适当劝酒喝个尽兴,只要不出大问题本也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喝酒却不是如此,不但喜欢劝别人“不醉不休”,对身体有恙或是不胜酒力的也故意“不依不饶”,用尽各种荒唐的理由强求别人多饮一杯。 

 

  我们都知道,对于饮酒尤其是高度白酒,向来是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特别是对于某些身体本就患有不适饮酒的疾病,或是在服用某些不能饮酒的抗生类药物之后,饮酒或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更加严重甚至是致命的。既然同桌聚餐,必定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乃至厚重的友情或亲情,彼此就更应该在是否饮酒的问题上“各取各便”、相互尊重。正如法律界人士所言,就算没有这样的“免责饮酒神器”,如果有证据证明在喝酒的过程中你并没有劝酒,甚至说还在劝说喝酒的人要少喝,这种情况下你的义务已经尽到,是可以免责的。  

 

  实际上,商家打出的所谓“免责饮酒神器”,不过就是一款普通的录音设备,不但普通手机就具备该功能,最多也就是使用相对方便的录音笔或录音手环。非但不算什么“神器”,更不具备“免责”功能。真正要做到“免责饮酒”的话,一是要充分尊重对方是否饮酒或饮酒多少的自主选择权,不劝酒更不要酗酒。二是在熟悉对方身体状况的前提下,既要主动提醒对方少饮酒,也要劝阻其他人不要强行“逼”其饮酒。能够做到这样,即便是缺少

 

现场录音证据,有众多“人证”在,同样也可以免责。  
  另外,因为聚餐饮酒造成身体伤害甚至“闹出”人命,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无论最后免责也好、担责也罢,原本结下的友情、亲情都已经荡然无存。因此,彼此尊重、适量饮酒和不劝酒才是真正的“免责饮酒神器”,他不但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续写更醇香的友情、亲情,也是酒席宴上最美的风景、最值得推崇的相处之道。◎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