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珍贵非遗项目绽放新光彩

2021-9-10 8:29:47 来源:山东商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代代传承流传至今,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辉。如今,这些非遗产品正以不同的风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不少非遗项目将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二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展现传统文化紧贴时代脉搏下的新面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见习记者 王宇琦
  

 

来自淄博的非遗传承人信兆国,将在红色文旅主题展区带来特色的陶瓷制品 非遗传承人信兆国提供

 

         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来,经过技艺提升和艺术创造,逐渐成为风格独特的文化传承载体。最初,这些非遗就与百姓的日常息息相关,如今,宝贵的文化资源也被合理开发,拥抱开阔的市场,并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第二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红色文旅主题展区中,就有既饱含特色,又在当下焕发出新活力的非遗产品。

 

  3位来自沂蒙老区的奶奶将现场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小棉袄。沂蒙小棉袄以纯棉布和自产棉花作为原料,经过面料缩水、裁剪、勾袄片、填棉花等多道工序,纯手工制成。制成的小棉袄舒适柔软、美观大方,每一件都带着奶奶们手心的温度。如今,承载着年代记忆的小棉袄也在发生改变,现代文化元素与设计理念也融入其中,并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在保持原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改良款的女童棉袄有了蕾丝花边,俏皮可爱;女士棉袄保留立领盘扣设计,长款造型也十分凸显气质。这些奶奶亲手制成的小棉袄已销往全国各地。
  

        小中见大展示农耕文明

 

  非遗一方面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第二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上,来自枣庄的非遗面塑传承人梁军将带来一组微缩景观,展示农耕文明。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源于山东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将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成面团,用手和各种工具将面团捏塑成各种花、鸟、人物、景观等造型,因此面塑也被称作“舞动在指尖上的人生百态”。

 

  这组面塑微型景观长达3米,由耕地、播种、浇地、收割、扬场、送公粮6个小场景组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农民常用的各种农具,到田间存放的茶壶、竹篮,都被精致细腻地刻画出来。其中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他们姿态各异,从事着不同的耕种活动,衣服褶皱处理得灵动自然。这个场景展现的,便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同时节耕作特点、不同农具及使用方式均有所体现,在细节之中展现华夏农耕的习俗与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非遗产品远销国外

 

  淄博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瓷都之一。产自淄博的瓷器造型大气美观,享誉国内外。来自淄博的非遗传承人信兆国,将在红色文旅主题展区带来特色的陶瓷制品。灿若星河的花釉制品、质朴无华的若缺杯都将出现在现场。花釉色彩和图案多变、灿如云霞。因为窑内不同位置温度有所不同,每一个花釉作品都会在不同温度影响下,变化出独一无二的色彩。此外,搭配而成的矿石颜料差异,釉彩的薄厚、水含量的多寡也会对烧成的花釉色彩产生影响,画面得以丰富变化。“花釉陶瓷需要经过两次烧制,才能形成这样的色彩,但遗憾的是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做陶瓷了。这次参加文旅博览会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手艺,让非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信兆国这样对记者说。

 

  在红色文旅主题展区,还有一项独特的非遗技艺值得一看。烙画葫芦、堆彩浮雕葫芦等造型各异的葫芦将亮相其中。烙画葫芦是用热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不同火候、力度都会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烙画中不仅有中国画中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能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像西方素描一样形成强烈的立体感。“葫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价值。我们这些葫芦制品已经远销国外,得到了许多国际友人的喜爱。”葫芦工坊创始人徐浩然这样对记者说。

 

  9月16日,第二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将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届时,这些非遗项目均将亮相其中,为大家带来传统文化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