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高密农家书屋管理员李济远的“读书梦”

2022-4-23 10:38:47 来源:山东商报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北宋文学家苏辙对山东学风的描写,正是如今齐鲁乡村大地上一间间农家书屋里的真实写照。作为我省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之一,农家书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农家书屋负责乡村阅读推广的管理员们,更是坚守乡村,数十年如一日,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巨大。高密市冯家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李济远,入选2022年“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他以实际行动展现我省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风采风貌。值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李济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李济远以书院为载体开展多元的阅读活动满足孩子们的文化需求 (受访者供图)

 

       创办书院打造乡村文化“粮仓”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这是齐鲁大地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于李济远而言,创办乡村书院也正是他承袭祖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高密经济开发区乡村教师李济远的高祖李符道在清代末年曾是远近闻名的乡贤,以“书香继世,德行四方”为家训创办“宝德斋”,义务为周围村庄的少年子弟传授所学,培养本乡人才。


       作为高密市张鲁小学教师的李济远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传道授业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存在已久的现实问题。“我在长年的乡村教育生涯之中发现,乡村孩子们放学后、节假日无人看管,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李济远回忆道,“2013年五一假期,学校一起悲剧的发生让我和家人终于下定决心,成立小书屋,让孩子们在书香、各类特长的引领下,更加全、健康地成长。”


       尽管信念坚定,但从零开始成立书屋的过程依然十分艰难,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选址问题:没有合适的空间。怀揣着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与关爱,李济远与同为小学教师的妻子单美华把自己的婚房腾出来用作书屋,自己则借住在叔父家。解决了选址问题,为了将书屋打造成孩子们愿意来、坐得住的场所,夫妻两人辗转于各个书店精心挑选书籍,添置了书架、电脑、课桌,安装了一直没有舍得买的空调……费了一番功夫,在将夫妻俩辛苦积攒多年积蓄花个精光之后,书屋终于建了起来。彼时是2013年7月8日,李济远将书屋命名为“宝德书院”,在传承祖上优良家训的同时也对书院寄予了自己的释义:人间至宝是有德。

       
       是初心也是坚守,宝德书院成立伊始,影响力和参与度并不是很高。但随着夫妻两人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书院,宝德书院的辐射面也越来越广,成为了高密市远近闻名的乡村阅读品牌。

 

       以阅读传承家风与文脉


  
       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心忧孩子们成长的李济远夫妇深知如何进行阅读推广效果会更好。除采购阅读书籍外,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成为了耕读传家的有效途径。“在提供阅读场所的同时,在阅读推广人的引领下,书院科学开展了包括红色经典诵读等在内的阅读推广活动。此外,印发阅读积分卡,每月进行读书之星评选,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推动家长投身全民阅读,共建乡村书香家庭。”李济远介绍。


       与城市书房及公共图书馆相比,农家书屋的读者群体相对特殊。在精准对接读者阅读需求的过程中,李济远也在活动开展、阅读体验和推广方面进行着探索与实践。作为针对农村孩子群体开设的农家书屋,书屋的发展也从实用性出发开展了相关活动。“在采取实用性的原则方面,邀请育人专家,组织家长课堂,指导家长的育人工作;邀请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组织相关公益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家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济远举例介绍。


       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补充与延伸,在李济远看来,农家书屋不光提供了阅读的场所,也为孩子们学习、接触艺术搭建了平台。基于此,他又创新探索了“阅读+”这一融合发展模式。“书院用阅读+的模式,整合阅读、写作、书画、武术、舞蹈等在内的各类功能,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李济远介绍。


       在充分发挥教育特长辅导孩子写作、练字的同时,宝德书院的课程及培训活动也十分丰富。在开设舞蹈、武术、快板、编程等特色课程的同时,扑灰年画、高密剪纸、泥老虎、高密茂腔等地域特色浓郁的高密“非遗”也成为了书院的常规课程。此外,为让农村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李济远和妻子还自编乡土童蒙诵读教程,主持主讲国学阅读。


       书香润乡村暖民心、解民需,而让乡村阅读更可持续、更有温度地推进,则需要更多群体的参与。随着宝德书院影响力的扩大,李济远清晰地意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基于此,他又组建了包括教育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在内的乡村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并与青大、青农大等高校合作,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志愿者成为阅读推广的生力军,让阅读在乡村大地生生不息。

 

       推动书院涵养乡土文明


  
       从创办第一家乡村书院起,近十年的时间里,李济远和妻子两人通过努力和带动让全民阅读在乡村大地上蔚然成风。在李济远看来,“只要有乡村在,阅读就在、书香就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有志于弘扬乡村阅读志愿服务者的共识。有全民阅读的社会宏观大环境,有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志愿服务活动但凡有组织,必将如星星之火,点亮乡风文明的阅读之灯。”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宝德书院的创办经验已在当地复制推广开来,现已建成8个分院,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乡村阅读氛围日渐浓厚,农家书屋也以文化浸润沃野的方式推动着乡村振兴。在发挥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作用方面,李济远也有着自己的思索与探索。


       “作为打通基层公共文化的最后一公里,农家书屋以阅读为主导,以服务为定位,已经成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乡村阅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和乡村振兴力量的加油站、与乡风文明的窗口,见证乡村一步步走向文明、富强、和谐、幸福。”李济远表示,“基于此,农家书屋要搭建好服务三农的平台,要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协助下,组织更多的有志同仁,共同进行阅读推广,让书屋有书声、有笑声、有歌声、有陪伴,见证文明乡风。”


       近十年来,随着农家书屋规模的增长、活动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影响力逐步扩大,李济远深感满足与幸福。“当初的困难早已不再,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见证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阅读,陪伴他们的成长。此外,越来越多的书香家庭,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强劲助力,见证文明乡风,这是幸福,无可言表。”


       与此同时,农家书屋也成为了李济远全家共同参与的公益事业。“96岁高龄的奶奶虽然现在不能亲临现场,但还是随时关注;70多岁的父母做好书屋的后勤服务和安保工作;儿子从上初中时就参与书屋的志愿服务,教授硬笔书法等课程,现在也在学校组建起了志愿服务团队。家里其他的亲朋好友也都共同关注,引进更多的资源。”李济远坦言,“在参与之中,全家都在公益之中成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说,正是在共同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进程之中,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团结、和睦。”


       目前,在乡村阅读资源的日渐丰富和志愿服务力量的支撑下,宝德书院的运营整体呈良好态势。但在李济远心中仍有些许遗憾,那就是唤醒已经陷入手机、电脑屏幕上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也将作为今后书屋重点关注的问题,期望找到更高水平的阅读推广同仁,打造更好的服务平台,形成更良性的社会监管机制。争取形成合力,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在书香的陪伴之下成长,多学本领,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李济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