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经济 > 内容详情

青特集团:看“中国智造”的进阶之路

2022-11-29 08:20:2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从一家制造农具,只有几万元产值的小厂,到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和特种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青特集团成立60多年来,不断攀登行业顶峰。

青特集团总裁纪建奕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企业始终以制造业为本,以产业报国、做百年企业、创世界品牌为己任,将“自主创新”视为生命线,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和挑战世界顶尖水平的勇气,实现了从一家小小的公社修配制造厂向多元化企业集团的进阶。多年来,纪建奕带领青特集团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负责并带领团队完成了“重型商用车驱动桥全平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行业前沿技术产品研制,整体先进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见习记者 张月

近些年来,青特集团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同时也在技术改造上持续投入,建立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软件实现了数字化生产。

制造小厂的巨变

青岛市城阳区正阳东路777号,青特工业园生产车间内,智能铸造线、智能装配线、高精尖特种车排列齐整,机器运作声不绝于耳,得益于生产全自动化,原来需要20多人的一条生产线,现在只需要一两个人便可控制。

走在这样一个车间内,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家小小的公社修配制造厂。

纪建奕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青特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城阳人民公社修配制造厂”,最初只有20名员工、6间民房、简陋的手工设备、几万元产值,以生产农具为主。走过60多年风雨,历经几次转型,青特集团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和特种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

在青特工业园内,“中国车桥 青特智造”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车桥也叫车轴,位于汽车底盘,连接两个车轮,承载着整辆车的重量。

车桥正是青特集团的核心业务。据了解,青特集团生产的车桥以适配49个平台类型,涵盖轻、中、重卡及客车的“车桥自选超市”而闻名于国内商用汽车领域。数据显示,青特集团主导的车桥产品市场占有率在16%,在国内排名第二,山东排名第一。

在发挥传统优势做强车桥产品的同时,青特集团也在积极拓展专用车生产业务。

“专用车领域的竞争也很激烈,只有深入应用场景,掌握用户痛点,才能设计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车辆,这也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纪建奕告诉记者,目前青特集团主要围绕市政环卫、市政电力、公路运输、工程四大领域,开发36个产品类别,120多个产品系列,走在了国内专用车领域的前列。

“我们集团始终坚持走自主发展之路,产业涉足多个领域。”纪建奕告诉记者,目前青特集团形成了年产专用车1万辆,各种轻、中、重卡及大型客车系列车桥110万套,支撑桥10万支、齿轮10万套、铸件10万吨的能力。

青特集团总裁 纪建奕

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11月9日,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和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发布,青特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青岛青特众力车桥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榜单”。

对青特集团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也非一蹴而就。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掌控竞争核心。”纪建奕曾在多个场合说过这番话。

“老一辈青特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实干精神,是必须传承和发扬的。”纪建奕告诉记者,从一个农机具修配厂成长为全国重要的商用车车桥及特种车生产基地,青特集团的稳健发展,离不开老一代人的艰苦奋斗。

2006年,27岁的纪建奕入职青特集团,2013年出任青特集团总裁,作为站在父辈肩膀上的企二代,纪建奕坦言,找到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尤为重要,“董事长特别开明,对于我提出的新想法,都会给予支持,他认为,年轻人的想法更符合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坚持深耕主业的青特集团,一直将自主创新视为生命线,坚持技术突破,坚持不懈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平台升级。

在父辈支持下,纪建奕在人才资源和管理制度上也不断创新。在管理思路上,纪建奕提出建立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组织结构,提高资源效能,不断优化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提高数据管理和决策效率。纪建奕还主导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我们一直鼓励试验、激励专利技术的申报、奖励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特集团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认可中心实验室,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围绕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强化创新驱动,从管理、研发、试验、制造等方面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一路走来,青特集团并非没有经受过挫折的磨砺。

2004年前后,世界顶级商用车企业——德国戴姆勒在中国寻求新的供应商,青特集团初次与戴姆勒接触,并接受其对工厂的考察,最后却被告知与要求相差太远。

“初次接触受挫后,我们没有放弃。”纪建奕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戴姆勒对最新一代商用车的轻量化需求,青特集团计划为其制造壁厚11mm的轻量化桥壳产品。

“这一级别车桥技术水平最高的欧洲企业使用的是12.5mm壁厚桥壳,国内主流桥壳还是14mm壁厚,在不改变承载量的情况下,将桥壳壁厚在12.5mm基础上减少1.5mm,是在挑战世界顶尖技术。”纪建奕带领技术攻关小组,解决了近3000项技术问题,最终得到了戴姆勒的认可。

2020年青特集团以1.5mm的优势成为戴姆勒桥壳总成的优先供方,量产后更是获得戴姆勒大中华区最佳新供应商的荣誉。

在纪建奕看来,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有国际领先的技术,也要有挑战世界顶尖技术水平的勇气。尽管国际市场变幻莫测,青特集团的海外业务表现依然亮眼。

目前,青特集团已实现了与戴姆勒奔驰、斯堪尼亚、卡玛斯、新加坡港务局、杰西博、菲亚特、库卡、现代、大宇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在商用车车桥业务板块,青特集团全球高端卡车集团业务覆盖率达95%以上,业内出海领先。特种车业务板块,除传统亚非拉市场外,青特集团已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日本等高端市场实现了长期领先,为集团未来全球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发稿,青特集团2022年海外业务已实现超过20%的同比增长。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有定力谋划长远。”纪建奕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持续变革,近两年青特集团也有意对海外业务布局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高端市场和优质客户的开拓力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从制造到“智造”

当前,我国正大踏步走在制造业智能升级的道路上,对青特集团而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也是必修课。

“创新与‘智造’是形成长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纪建奕告诉记者,近些年来,青特集团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同时也在技术改造上持续投入,建立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软件实现了数字化生产。

据了解,青特集团构建了商用车车桥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平台,“我们先后与国际先进制造商联合研发了80余套世界先进的尖端工艺装备,从产品加工到装配,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纪建奕告诉记者,青特集团目前已经掌握了汽车车桥总成、新能源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的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相关技术壁垒。

据纪建奕介绍,目前青特集团已经形成了“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产品创新模式,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

提升研发能力的同时,纪建奕还着眼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改进和优化上。“从国际制造业发展经历看,工艺提升对企业的重要性,丝毫不比研发创新弱。”纪建奕表示,但凡对成本和效率影响较大的环节和工序,青特集团都积极开展工艺优化,重要优化点超过三十项,优化后,产线换产时间缩短50%,整线生产效率综合提升30%以上,近两年累计降本800余万元。

截至目前,青特集团已累计授权国家专利110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260余项,主持参与各类行业标准2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研发的车桥有151套应用到国庆70周年阅兵彩车。

纪建奕表示,下一步青特集团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坚持自主创新、高质量、低成本、国际化”的战略方针下,加快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读我网编辑:王迎
分享到: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