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济南的“大城之梦”

2022-08-12 15:38:3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入云龙

来源:“趵突视角”微信公众号(ID:baotushijiao)

【前言】

城市,由“城”和“市”组成。

在古文献中,“城”的出现早于“市”。“城”指的是围绕人类聚落,修筑起来的防御性的构筑物;“市”则是商品交易之所。

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研究城市的起源和演变时,持有这样的理论:城市的胚胎构造最早存在于村庄之中,村庄向城市过渡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成区和人口的扩大,城市代表了人类聚落的新等级。

个例自然逃脱不了普遍规律。

济南,自2600年前建城的那一刻起,历经千年沉淀,如今已是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在当下各类城市排行榜中,济南的总体表现可谓优异,那是一种认可,亦是一种激励。

百尺竿头,当更进一步。

近日,济南官方印发新一轮“城镇化规划”,剑指2035。

从走出古城拓展商埠区,到带状组团发展;从“一城一区一带”,到“一城二区”、“一城三区”;最新的规划中,这一表述变为“中心城区+主城片区+省会城市副中心”。

济南的“大城之梦”,风云再起。

【一】

在没有影像设备的年代,古人用文字记录他们眼中的世界。

1071年,曾巩到济南为官(彼时称“齐州”),尽管任职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他却为济南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据说,享誉天下的“趵突泉”,名称便出自曾巩。

曾巩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俯仰林泉绕舍清,经年闲臣济南城”“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

也因他的诗句,我们有幸一睹千年之前济南的样子。

济南的建城史,可由北宋再上溯一千多年。

济南因地处“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商周时,为古谭国地。春秋战国时,这片土地先后设“泺”“历下”等邑。由古至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学者马正林将古代济南城市的形成,分为历下古城、秦汉历城县城、魏晋南北朝双子城、齐州州城、济南府城五个阶段。

历下古城发端于今护城河内西南角,秦汉时设历城县。有研究表明,彼时县城呈“田”字形的方城,面积约30公顷。

在西汉时,官方始置济南郡。虽然郡治在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但对济南整体发展影响深远,它让济南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开始崭露头角。

魏晋南北朝时,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置郡置国,名字变化频繁。在城市规划方面,当时东城于历水(注:古水名)以东建成,与历城县城隔河相望,济南形成“双子城”格局。

此处介绍一下历水。《三齐记》记载:“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历水的发源地,即舜井,北流与泺水汇合,流入济水。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迁至历城。自此,今济南市区一直是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

隋唐五代时,济南曾名齐州、济南郡等。城市布局由“双子城”扩建为“母子城”,即保留秦汉历城县城为子城,外围建成连片的城区。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格为济南府,府城开始成型,不过是夯筑土城。

明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以砖石修筑城垣。洪武九年,山东省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移治于济南,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因此,省和府级衙门交错罗列,济南古城的城市格局大致形成。

清中叶以后,济南府城外官舍民房大增,商业逐渐繁荣,古城格局基本形成。

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析设济南市之后的历城县仍属山东省,到1958年才改属济南市)。当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此后近百年,除行政区划、辖区范围略有调整外,“济南市”的名字再没变过。

只是,如今济南的城市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济南经十东路 图片来自网络

【二】

公元前32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最南端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孟菲斯城。

自此,城市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又称城镇化)也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学术界说法各异,但城市数量、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及城市人口增加是共通的表现。

考察济南的“大城之梦”,这也是必由之路径。

目前,学术界基本主张以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分界点,对济南城市化进程的分析,亦循此例。 

城市的建设是城市总体功能最直观的一种体现。

近代前期,彼时城市功能相对单一,因此济南城市空间架构主要围绕旧府城进行。近代后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崛起,济南开始跳出古城区范围,完成了商埠区的建设和城市重心的西移。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时间点——1904年。彼时,济南自开商埠,济南城也突破了“城墙”这一封建传统的束缚,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空间拓展的想象空间。

1948年济南解放时,大致形成省府东、西街为古城中心和城市行政中心,大观园一带为商埠中心,城北郊和南郊为工业分布区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济南的城市化进程与全国类似,处于起伏不定、缓慢推进的状态中,业界称之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被普遍认为是城市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的时间点。对济南来说,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多年间,是为城市化快速突破做准备的一个阶段。

在此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东西狭长、南北逼仄的问题逐渐显现,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扩张、布局调整,成为济南城市化规划的主线。

针对这个问题,1995年济南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时,首次提出“东西带状组团式”这一概念,即由主城区和王舍人、贤文、大金、党家四个外围共同组成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

2003年,面对城市空间方面日益剧增的压力,济南确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最终形成了“一城(主城区)、一区(长清片区)、一带(东部产业带)”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纵观这种规划思路,推进城市化已不仅仅是依靠组团式发展,而是引入了“新区建设”这一概念,这为“一城二区”“一城三区”提供了框架基础。

济南的“大城之梦”,雏形渐显。

【三】

2010年,济南正式提出“一城三区”的中心城区布局构想,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战略阶段。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三区”即:东部新区,规划范围为二环东路以东,北至工业北路—胶济铁路,东、南至中心城规划边界,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重点片区包括奥体文博、汉峪金谷、唐冶、CBD等片区;西部新区,跨济南市槐荫区、长清区两区,核心区位于济南西站片区的新城,由以济南西站片区、大学科技园和济西湿地公园为核心的三大功能板块组成;滨河新区,位于泉城特色风貌带与小清河滨河景观带的交汇处,片区包括滨河新区核心区、王舍人新东站片区、华山片区以及泺口片区等。

2014年,济南将上述构想写入《济南市城镇化发展纲要(2014—2020年)》。相关表述有:基本形成“中部集聚、南北优化、两翼展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区、西部新区和滨河新区。

笔者发现,上述纲要还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东部城区与章丘城区一体化协调发展;近郊章丘市区及济阳城区,规划建设若干个与主城区相分离的新城区和多个密切相关的新城镇,在功能上与主城区协调互补。

转眼间,8年已过去。回头看,济南上一阶段的城市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官方这样总结: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5%;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汉峪金谷、中央商务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初具规模,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面起势,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39.7平方公里;济南都市圈规划建设正式启动。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2020年,济南将2003年提出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升级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以适应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推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

一个目标达成,济南即刻奔向下一个目标。

近日,《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在该规划中,济南描绘了两个时间点的重要目标:2025年短期目标;2035年长期目标。

——到2025年,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龙头、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龙头地位更加突出;济南都市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70%的区县建成四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等等。

——到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实现;“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塑成;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全面建成……

正是2035年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和建成济南都市圈这一鼓舞人心的提法,让人对济南“大城之梦”有了触手可及的感觉。

关于未来济南城市的空间架构,此次规划呈现明显的梯级结构。

中心城区方面,既包含老城区、东西部新区,也包括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是国家战略叠加成果的直观呈现,济南城市发展进入大河时代;

中心城区外围空间规划,囊括长清、章丘、济阳主城片区,莱芜—钢城省会城市副中心,济南的城市发展有了更广阔的腾挪空间。

唯有的两个县城平阴、商河,也提出了提升承载能力、发挥城乡融合纽带作用的目标。

再往大处着眼,将济南放到“济南都市圈”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视角,“塑强创新策源、要素配置、贸易枢纽、高端服务、人文汇聚等作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最终要实现的,是“统筹都市圈、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构建疏密有致、梯次发展、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格局”。

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规划。

济南奥体中心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

刘易斯·芒福德还有一个理论,城市应当寻求超乎饮食和生存的更高目的,这也契合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需要。

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更加突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

9000年前,这片土地有先民生息;2600年前,城市初步建成;600年前,成为全省的中心;2035年,“国中城”基本确定……

济南的“大城之梦”,一步步照进现实。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分享到: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