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山东新闻网
读我网 > 首页 > 周刊 > 娱时间 > 正文

英剧来了

2011-12-17 08:16:00 来源:山东商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第69届金球奖提名曝光, 《唐顿庄园》获四项提名领跑榜单,在不久前的63届艾美奖上,《唐顿庄园》更是包揽四项大奖。英剧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席卷全球,同时也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有人说,英剧与美剧 ,如红茶与可乐的区别。前者可以细细品,后者看起来爽,快感却没有延续力。也许你会问,这时候,你说英剧干什么?虽然英剧的产量和影响力都不及美剧,但如果你一部英剧都没看过,这年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潮人。从现在开始认识英剧,还不晚。

  近日,记者采访了旅居英国的专栏作家韩睿以及专栏写手、剧评人磊子,从不同角度分析英剧风靡的原因。 记者 周宜凝

  A

  《唐顿庄园》

  庄园剧的胜利

  经过多年的沉寂与憋闷之后,英剧终于在今年扬眉吐气大赚眼球。

  今年在中国爆红的《唐顿庄园》横扫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剧集在内的三项大奖。凭借92%的好评度,挤掉《广告狂人》,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成为“2010年全球最受好评的电视剧”,就连英国女王都在追看该剧。

  其实早在2007年,第35届国际艾美奖颁奖典礼上,英剧就早已牛气了一回。在12个剧集奖项中垄断了7个,当中包括最佳男演员、最佳剧情类及喜剧类剧集。其他奖项还包括最佳电视电影、最佳纪录片、最佳艺术节目、最佳真人秀,而BBC则在7个奖项中横扫6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赢家。这一切都说明,在影视剧方面,英国早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可。

  对于《唐顿庄园》的大热,一些专业人士都表示并非是偶然现象。

  旅居英国的专栏作家 韩睿剖析《唐顿庄园》大热原因主要在于卡司强大:“该剧其实去年在英国播出就大受好评,今年在艾美奖获得肯定后开始有越来越多中国观众喜欢上它。这部剧会受欢迎的原因是它的制作十分精良,编剧Julianfellowes 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编剧,也是写庄园剧的一把好手。虽然是电视剧,画面精致优美不输电影,服装赏心悦目,人物性格丰富,故事娓娓道来又充满人生哲理。主角的魅力各不相同,里面Maggie smith饰演的庄园主母亲因为幽默 一针见血的吐槽在英国本土极具人气。”

  专栏写手知名剧评人磊子认为《唐顿庄园》的火爆源自于庄园生活命中了英国人对于庄园生活的怀旧感,又能满足中国观众对于英国老式贵族生活的猎奇心理:“表现标准的英式庄园生活一直是英国文艺作品最大的特色,比如翻拍过无数遍的《理智与情感》。今年威廉大婚,包括《国王的演讲》的获奖,都把经典的英式贵族庄园生活推到了前台,这一方面是迎合了观众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人心理的投射,我觉得美国人潜意识上对英国皇室、庄园还是有一种向往。”此外磊子也补充说明:“家族剧、年代剧其实也都是观众喜欢的类型,清宫剧在中国那么有市场,多少有点类似。另外,这个剧的特色就是英国的管家文化,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剧里面才能表现得比较丰富吧。”

  B

  《神探夏洛克》

  复古加现代的神话

  另一部同样受到中国观众追捧的英剧是《神探夏洛克》。

  和《唐顿庄园》风格迥异的探案类剧集《神探夏洛克》虽然第一季只有区区三集外加一个SP,仍旧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欢,第二季已经确定2012年1月1日回归播出。同样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故事,编剧没有像其他改编者一样抹掉整个时代背景和福尔摩斯身上原本的气质,而是将他移植到现代,保留原著中描述的一切怪癖,办案还会结合现代通讯工具,并配合以缜密的推理技巧,让就算是中国观众看来都欲罢不能。

  韩睿认为这部剧的走红也是因为复古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巧妙的剧本改编,颠覆维多利亚时代的侦探形象,把故事般到了现在,集合了现代的元素,比如手机电脑博客, 对白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演绎精湛,两个男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和默契,虽然是颠覆,却完全不会让爱经典的英国人反感排斥,也留下了很多原著中的亮点。” 

    C

  传统英剧不耐看?

  太闷还是太难懂

  其实英剧早前未被中国观众熟知,并非原本就不好看,相对的,是英剧的传播渠道太少,导致英剧无法被观众认识。如若不是《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的崛起,仍旧还是有观众不知英剧为何物。回头看看英国影视给人的印象,也都还是停留在《傲慢与偏见》层层叠叠的蓬群、精致的阳伞,至于剧中人的感情,也走得是理性路线,绝对不会轰轰烈烈。

  而英剧的闷也是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比如1981年的《故国风雨后》,你很难坚持观看,该剧整体气氛低沉,处处可见对往日荣耀的怀旧感。但抛开整体节奏和氛围不说,这部剧的制作和画面都相当精良,当时该剧已经动用了1100万英镑打造了这部其实一共才只有12个小时长度的迷你剧,再现了牛津校园和华丽的Brideshead庄园。

  1980年的《是,大臣》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剧,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很少能找到相似题材的剧集。这部电视剧故事讲新任大臣来到行政事务部的种种遭遇,每集仅有半个多小时。该剧当时的火爆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而且据说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迷上了,甚至亲自为它演了一个片断。后来,又拍续集《是,首相》。

  但是英国本土的幽默感,却不一定能被中国观众接受,因为英剧的幽默并不是一击即中,有自己的逻辑,想要笑,你得先脑筋急转弯。

  相较之下,今年的两部热剧摒弃了传统的憋闷与刻板,巧妙的改编加上新式的颠覆,让人越品越有味,欲罢不能。

  英剧继日韩剧、美剧之后,也来到中国观众的视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