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历史建筑活化,再现人文风貌

2020-6-17 10:33:27 来源:山东商报

     记录历史变迁,映射城市文化。坐落于城市各处的古建筑不仅是一个坐标,更像是包容城市历史与风土人情的书籍,留给后人触摸翻阅。在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老城区内,众多保存至今的近现代建筑构成了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景观。基于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持续推进,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老建筑在穿越百年时光印记的过程中华丽变身,披上了活化后的新装,抚今追昔,再现“岛城”的人文风貌。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青岛花石楼


  打造城市名片


  1994年,青岛市以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青岛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建筑1040栋,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旧址青岛市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德国工业建筑。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时称德国啤酒厂,为英德啤酒酿业公司建造。建筑呈德国青年派风格,三段式建筑,共两幢楼房,为当时综合办公和酿造生产所用。而今,原先的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改建成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以现代的方式延续历史、续写未来。“青岛啤酒博物馆利用青岛啤酒厂的早期建筑和厂房改建而成,分为三个展区。”青岛啤酒博物馆馆长董方介绍,A展区利用早期的办公室和宿舍改建而成,以历史图片展示为主;B区是实物展区,利用老的设备和厂房改建而成;C区是现代化的建筑,利用视频等形式与观众互动,同时展示有文创产品。


  利用原有建筑及生产流水线兴建而成的青岛啤酒博物馆现为青岛市重要的4A级景区,成为展示青岛啤酒历史文化的城市名片。“为了丰富游客的参观感受,博物馆内增加了很多互动体验的内容,并利用基地做研学培训,在开发中融入知识性和趣味性,让观众加深对青岛啤酒工艺、历史的印象。”董方说。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留存城市记忆


  在青岛历史城区中心地带,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西方建筑遗址: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这座历史建筑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呈典型的欧洲古堡式风格,砖木结构,坐西向东,是用石、砖、钢、木材料建筑的四层大型花园式住宅。


  建筑初为德占时期胶澳总督的住宅,两任总督特鲁伯和瓦尔戴克在此居住。由于总督一职大致相当于明清军队中的提督,故民间曾呼之为“提督楼”。1932年以前,它一直是青岛最高军政首脑的官邸。1934年,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将其命名为迎宾馆,遂成青岛顶级宾馆。199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建筑再度实现了功能转型,设为近代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


  2019年起,博物馆逐步扩大对外开放范围,让观众了解这座融东西方风格于一体的历史建筑。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馆长王建梅介绍,博物馆在扩大开放范围的同时也按照游客的需求不断调整展览。


  落成113年,受酸雨影响和海风的侵蚀,基于此,建筑本体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也在持续推进。而今,以保护为前提,博物馆在限流的同时也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王建梅介绍,“我们推出了一些研学类课堂和与建筑对话的文化类讲座,此外还开发了8大类130多种文创产品,让历史建筑以新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青岛啤酒博物馆


  成网红打卡地


  说起青岛的历史建筑,不得不提位于青岛市南区的八大关太平角建筑群。建筑群区域内分布有各类保护建筑300余栋,区内有平行海岸线的东西向主干线马路3条,南北向马路7条,10条马路以我国长城和其他地方一些重要关隘命名,因其中有八个“关”比较著名,而惯称为“八大关”。


  整体来看,区域内的建筑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德占青岛时期,主要是德国、英国等国家设计师设计的欧洲田园式别墅建筑;20世纪20年代来青购置产业的美国、俄国、日本等业主建造的风格各异的庭院别墅;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受过欧美建筑学教育影响的中国建筑师吸纳欧洲建筑风格及形式建造的具有欧美建筑情调的别墅。


  以“保护为先、合理利用”为原则,这些风格不同的历史建筑经保护利用后辟建为各类展览展示场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据悉,八大关近代建筑内利用各类文物建筑辟建了花石楼、公主楼、蝴蝶楼、地质之光博物馆、西班牙风情馆、太平湾现代艺术展览馆、郭沫若书房等7处展馆,成为了展示青岛历史文化的窗口和游客参观的打卡地,拉近了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万国建筑博览会’项目,同时配合青岛老城区申遗工作,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做好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开发性利用工作。”青岛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静说。


  在保护中发展


  分布广泛、风格多元的历史建筑,是青岛市的文化符号,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些文物建筑,既能够有效传承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城市文脉,又能有效拉动经济,推动文旅融合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为推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青岛市在保护、利用的互动中不断实现文物工作的长效化、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适合青岛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之路。


  针对文物建筑资源众多的特点,青岛市多渠道探索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模式。在深入开展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程的过程中,青岛市延续文物建筑原有使用功能,以最小干预的方式传承文化遗产。此外,利用文物建筑辟建各类展览展示场馆,最大限度发挥文化遗产公益属性,惠及广大人民。


  除了青岛啤酒厂,钟渊纱厂旧址、国棉五厂、青岛刺绣厂、青岛显像管厂都是岛城工业历史的见证。结合青岛百年工业历史,青岛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将工业遗址建设为各类产业园区,探索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青岛市聚焦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在调查、登记、研究、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建了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布局合理、效益良好的博物馆群,大力开展“博物馆城”建设,助力国际时尚城建设城市品位的提升。


  据悉,下一步,青岛将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以老城区申遗为抓手,在不影响文物建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依托文物建筑进行参观游览、陈列展示、社区服务、经营服务等活动,使文物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有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