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十年情暖“老饭桌”

2020-8-10 9:54:53 来源:山东商报

  子女和老人不住在一起,家里的独居老人怎么办?他们为全家人吃饱吃好张罗了一辈子,现在已经没有精力买菜下厨,平常能否有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街道办事处的七东社区就有这么一个“老饭桌”,每天中午为社区的老年人准备一顿合口的饭菜,这顿饭一做就是10年。◎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晓迪 

 

 

  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街道办事处的七东社区有这么一个“老饭桌”,每天中午为社区的老年人准备一顿合口的饭菜,这顿饭一做就是10年。社区的初衷不仅要解决老人生活中最大的吃饭问题,也希望通过社区搭建的各种平台促进老年人以及社区之间的互助。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这里,不仅照料了独居老人们的饮食,更体现出浓浓的敬老之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晓迪 摄
 
  两间小饭堂,专为老年人开放

  每天中午11:00左右,是“老饭桌”集中打饭的时间。10点30分,义工们就会将饭菜端上桌,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打饭或吃饭的老人就陆续来了。大伙自觉排队,一个接一个。很多老人在“老饭桌”吃饭五六年了,对整个流程很熟悉。进门后出示身份证,根据提前录入好的信息,系统中会自动显示老人年龄。“6月份民政局推出长者助餐优惠政策,我们这也是长者助餐的试点食堂,只要在这里吃饭的60岁以上老人,15元套餐只需要支付10元,70岁以上,10元套餐还可以减免一块钱。”山东和孚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中心总经理孙海波说。“老饭桌”里总共两间小饭堂,里面一间专门提供给免费就餐(政府补助)的老人堂食,外面一间稍大一些,供自费或者享受优惠的老人堂食。

  记者看到,当天的食谱上写着“狮子头、醋溜绿豆芽、青椒炒肉、和孚大包以及绿豆汤”。一荤两素一主食一汤,这是每天套餐里必备的。为了给老人们准备一顿可口的饭菜,“老饭桌”里的四名义工,从早上八点就开始忙活。“每周都有食谱,每周菜品也都不一样,保证每位老人吃饱吃好。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一周的食谱贴在墙上,让老人们清清楚楚了解自己这周能吃上什么饭菜。”孙海波说。

  苏大妈今年88岁,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她说自己在这里就餐五六年了,每天中午都溜达着来食堂吃饭。“趁着自己还能动,就多走走,也当锻炼了。这里菜很好,也不用自己花钱,我知足。”苏大妈一进食堂就和几位老邻居聊起了天,在她看来,来食堂吃饭就像和朋友聚餐一样,她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住在附近小区的张大爷11:00准时和老伴来打饭,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山东商报的忠实读者,十多年来,每天读报是他最大的乐趣和爱好,前一阵子他看报纸了解到,政府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老饭桌”,就去自己的社区问了问,听说七东社区有,他和老伴慕名而来。“我们来这一看,饭菜真不孬,饭菜每天不重样,口味咸淡正好,老人都愿意吃。”张大爷说。张大爷的老伴葛大妈也表示,社区有个食堂供老人就餐太方便了,平时他们老两口在家做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不忍心看着孩子们每天中午来回送饭,他们就决定在这里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我今年76了,老伴比我还大一岁,之前不知道这里有食堂,以前要么孩子给送要么自己出去买着吃。有了这个食堂,我们就每天中午溜达着过来打好饭回家吃。”葛大妈说。
 

 

  “老饭桌”里也有专属“外卖员”

  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街道办事处七东社区党委书记王美华介绍,七东社区属于七里山街道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创建于1981年,是济南市第一个开放式小区,现有常住居民3000多户,60岁以上的老人超2000人,占人口总数的30%。“社区有些长期居住的居民,很多都是60岁以上了,子女都在别处买了房居住、生活。除此之外这边还有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买房子为了孩子上学,看孩子还得指望老人,所以我们社区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老人,只不过年龄大小的问题。”王美华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吃饭难也成了辖区老人居家养老的一大难题。十年前,社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社区老饭桌。2014年对原有的“老饭桌”进行提升改造,采用“公建民营”经营理念,由山东和孚养老服务中心经营管理,七里山街道办事处进行监督。“老饭桌”专门为社区60岁以上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的助餐服务,为空巢、独居且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提供无偿午餐服务。

  王美华认为,“民以食为天”,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对于老年人延年益寿尤为重要。而“老饭桌”在“有人做饭”和“省钱做饭”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解决老人就餐难的同时,也帮老人算了一笔“经济账”。
 

 

“老饭桌”的食谱每周都会更换
 

  2020年7月13日,因疫情防控暂停半年的七东社区的“老饭桌”一经重启,就广受社区老人的欢迎。王美华表示,目前,在“老饭桌”注册免费就餐的独居、高龄和空巢老人有19人。其中,8人可以来“老饭桌”吃饭,11人需要进行送餐服务。另外,“老饭桌”还承担着市中区60名残疾人的爱心送餐任务。从每天中午10:30开始,社区“老饭桌”的义工或社工们开始将热腾腾的饭菜准时送到老人手中。不管是春夏秋冬,让老人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老饭桌”不仅专门为社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服务过程中,还会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由营养师营养配餐,制定营养菜谱,并定期更新,保证老年人的营养均衡。同时,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特制个性化套餐,以延缓病情并达到食疗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老饭桌”里负责送餐到家的是山东和孚养老服务中心的孔老师和孟娟两人,疫情期间也一直坚持。“从过年期间到今年7月,小半年的时间,为了能让老人不出家门吃上热乎饭,我们挨家挨户送餐,多的时候一人每天能送三四十份,每天的步数都在万步以上。”孟娟说。孟娟除了送餐,还会在入户时顺便收集老人对饭菜的反馈意见,对大部分老人反馈的比较好吃的饭菜,他们也会重点“关注”。

  七东社区百岁老人一共有4位,年龄最大的今年105岁了,12楼被社区居民称为“长寿楼”,楼上的老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孟娟每次去送饭的时候,老人们都要拽着她聊一会儿。“我也愿意和他们聊聊,给他们解解闷儿。”
 

 

苏大妈说,来食堂吃饭就像和朋友聚餐一样,她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老饭桌”提供的不仅是一顿饭

  “我们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顿饭,更多的是对社区老年人的关怀。”王美华回忆,有一年冬天,雪下的不小,义工准时到老人家送餐,碰巧家里没人,电话也打不通。无奈义工与王美华联系。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老人一早出去买东西,因为下雪路不好走,困在了路上。当王美华把老人接回家时,送餐的义工正捧着热乎乎的饭菜站在老人家门口。原来义工在送完其他老人的饭菜后,又回到餐厅把饭菜重新加热,又回到老人家门口等候。

  据了解,七东社区针对辖区内老人多,困难老人多,居住密集这一实际情况,自2013年便推行居家养老,建立七东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站。“老饭桌”只是日间照料站的其中一项,除此之外还包括:健康康复室、电脑室、阅览室、休息室、书画室、活动室、护理站等1000多平方米的服务、活动场所,采取公办民营、多方协同的服务形式,引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企业、驻地单位等资源共同参与,改变了以往社区单一服务管理的局面。增进老人的社会联系和社区支持,在社区找到自我展示的舞台,满足了老人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

  “‘老饭桌’也好,活动室也罢,其实就是想给老人一个贴心的服务,希望老人来到我们社区能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而且我们社区的人也能天天见着他们,不存在在家磕着碰着或者生病无人知晓的情况。有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服务,尽我们最大能力提供关怀。”王美华的初衷不仅要解决老人生活中最大的吃饭问题,也希望通过社区搭建的各种平台促进老年人以及社区之间的互助。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这里,不仅照料了独居老人们的饮食,更体现出浓浓的敬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