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寻根稽谱 洞见文明根源

2020-8-26 11:07:37 来源:山东商报

  “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8月25日,省图馆藏珍稀家谱展首次公开展出,展览从馆藏家谱中选取精品80件,带观众在故纸余香中寻根稽谱,找寻文明根源。◎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惠民商河)赵氏家谱七卷


  名人谱萃,馆藏精品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古来名人入史、官吏入志,百姓入谱。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史、志、谱三位一体记载和传承着浩瀚的中华文化。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珍稀家谱展分为圣人世家、版本集览、望族数修、迁徙源流、异性合修和稀见姓氏六部分,多角度弘扬中华家谱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圣人世家部分中,汇聚了孔子世家谱、蒲松龄世谱、孟子世家流寓济南府章丘县支谱等名人家谱。


  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族系最为明晰、核查最为严格、体例最为完备的族谱。山东省图书馆馆员、古典文献学博士王珂介绍,家谱前有清光绪八年孔广烈《孔氏家谱序》,并钤有“袭封衍圣公印”“曲阜县印”满汉全璧朱文方官印两枚。


  展览中展出的蒲松龄世谱为清宣统三年的抄本。淄川蒲氏族人中以十一世孙蒲松龄最为著名,其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享誉世界。王珂介绍,蒲松龄曾参与家谱的第一次纂修,对始祖蒲璋等人的小传做了考订,并拟定了排行字辈。


  在圣人世家部分中,还展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新城王氏世谱。新城(桓台)王氏为当地名门望族,明清之际,科第连绵,人才辈出,号称“王半朝”。先后有29人中进士,其中明代14人,王象乾官居一品,王象晋为著名农学家。清康熙间,王士禛、王士禄、王士祜兄弟诗才超群,闻名天下,号称“三王”。这本新城王氏世谱八卷由王兆弘等人纂修,是清乾隆二十五年的刻本。

 

 

新城王氏世谱八卷


  迁徙源流,洞悉一切


  展览中的迁徙源流部分从不同姓氏家谱的角度展现了山东人的迁徙历史。记者注意到,展览中展出的家谱中记载了迁自云南、河北和山西等省份的家族谱系。王珂介绍,“山东人有好几个来源。除了世居山东的人,还有迁自外地的人。明初的时候有从山西洪洞县或者河北枣强县迁来山东的,还有一部分是云南迁来的,这部分以胶东人为多。”


  青州黄氏族谱为清嘉庆二年的重订本,记载了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的黄氏世系,黄氏世居青州城南黄峪庄。世居肥城的鹿氏重修族谱也于展览中展出,特别的是,这本民国二十三年的铅印本书衣题签由山东省图书馆民国时期馆长王献唐题。


  望族数修,诗礼传家


  凡人丁兴旺的家族,每30年或60年都要重修一次家谱,以续上后生的族人,所谓“望族修谱”。山东省图书馆由于机缘巧合,收藏了东平徐氏、惠民赵氏历次修订的家谱。在此次展览中,这些珍贵的家谱得以对外亮相。


  东平徐氏先祖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初迁居山东济宁,复迁汶上,后迁东平。徐氏家族定期修谱,每次修谱均能付诸梨枣,难能可贵。展览展出了东平州鄣城徐氏世谱从初修到四修的四个版本,经由家谱,可以窥见那些夹藏在书页缝隙中的过往,和那些被遗忘在幽暗深巷中的故事。


  赵氏之先祖为河北枣强人,明成化年间迁来惠民、商河两地。赵氏家族极为重视修谱,清嘉庆至1963年共计修谱7次。然限于条件,未能刊印。山东省图书馆馆藏其第二、第四至第七次修谱手稿五种,极为罕见,这些珍贵的手稿也于此次展览中集中展出。此外,展览还展出了蔺氏、门氏、迟氏、矫氏等稀见姓氏族谱,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寻根稽谱,找寻文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