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济南育才中学潘俊澄:体育课融入足球元素,让学生爱上踢球

2020-9-10 8:12:55 来源:山东商报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对我们应然之事的承诺。”这是济南育才中学体育教师潘俊澄的座右铭。很多人羡慕教师这个职业,除了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还有让你羡慕的寒暑假期。可对工作九年的潘俊澄来说,却从未享受过这个“福利”,越是放假,他越要带着学生训练、比赛,寒暑冬夏,从未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潘俊澄的带领下,学校女足不断捧回冠军奖杯,很多学生也把兴趣变成特长,升入了理想的高中和大学。◎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张雯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周里 实习生 郇志同 摄


  体育课融入足球元素


  让学生爱上踢球


  提到潘俊澄,济南育才中学的老师都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是在训练室准备教具,就是在体育场上带学生训练。2011年,大学毕业的他进入济南育才中学当体育老师。“2009年,学校提出了打造足球特色的目标,我入职后就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有关足球的课程。虽说大学也是体育专业,对足球项目也有涉猎,但毕竟不是专项,所以也是一边摸索学习,一边教课。”潘俊澄说。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足球,进而爱上足球这项运动,潘俊澄决定从体育课着手。每周他会拿出一节体育课专门开设足球课,从足球最基本的规则,颠球、传球等基本技术讲起。“我们学校多是外来务工子女,学生没有专门学过足球,基本都是‘零基础’,我就一遍遍地讲解示范。”潘俊澄说。


  最初组建校队困难重重


  如今圈内小有名气


  组建足球队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可谓困难重重。特别是学校要以女足为特色发展,培养和训练队员就更难了。他告诉记者,学生上体育课踢着玩玩,真把足球变成特长,有些家长就犹豫了。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希望占用孩子课余时间进行足球训练,这就导致足球队容易出现断层,形不成完整的梯队培养。不过就算再艰难,他和其他体育老师也没有放弃。


  说服家长最好的筹码就是出成绩。虽然学校从未要求潘俊澄一定要赢得多高的荣誉,但他自己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同时他也想给女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出路。每天下午放学后,潘俊澄都会组织学生训练,同时要求她们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周末和节假日,他或带学生外出比赛,或带学生在校训练,很少有休息时间。工作九年,从未有过寒暑假。


  功夫不负有心人。潘俊澄的付出也换来了球队的收获。2015年,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体育局批准,学校成为山东省传统体育学校(足球)。学校女子足球队连续十届蝉联“市中区校园足球联赛”冠军;荣获济南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组冠军;2012年山东省“体彩杯”初中女子组冠军;2018年获得中国足校杯 U15初中女子组第八名;2019年获得中国足校杯U15初中女子组第七名……


  圆学生的足球梦


  圆自己的教师梦


  如今,育才中学的女足已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潘俊澄的“选苗”和训练工作也开展得愈发顺利。校队现在有40多人,从二年级到九年级都有,形成了完整的梯队建设。“我们现在选人也不像最初那样只看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看她的技术表现和发展潜力,更要看她的意志品质,有些学生可能身体素质好,但最后坚持不下来,那也不是适合的。”潘俊澄说。


  现在的体育课上,足球课是学生们最盼望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比赛,体验足球的乐趣,潘俊澄把足球场地一分为四,四块小场同时开赛,真正实现了班级足球联赛的全员参加。如今,全员班级足球联赛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传统项目,成为育才中学的靓丽名片。


  除了培养兴趣,潘俊澄还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升学途径。很多校队的老队员通过足球特长升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特别是第一批女足校队的队长王文娟,现就读于上海东华大学,代表学校参加了“亚洲杯”大学生足球赛,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