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年内已致火灾万余起 电动自行车缘何让人“又爱又恨”

2021-11-21 8:51:14 来源: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社等报道

        一方面,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多起。电动自行车缘何让人“又爱又恨”?今后应如何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火热”背后乱象丛生

 

       90后北京市民曹亮是电动自行车的“忠实粉丝”,他从10多年前就开始骑电动自行车了。“我读高中时,父母为了让我上学方便些,就给我买了一辆小电动车,它陪伴了我整个高中生涯。”曹亮告诉记者,那时他并不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只是觉得“骑着不费劲儿,速度也比自行车快,就是电池不耐用”。骑了半年后,原本续航40公里的电池就只能跑20公里左右了。


       2015年,曹亮大学毕业后,电动自行车再次成了“陪伴”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刚毕业那会儿,我租的房子离单位大概有7公里,与坐地铁、公交车相比,还是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更方便。”曹亮说,当时自己没什么钱,就在二手市场淘了一辆旧车,用起来发现“也挺好”。


       2018年5月,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出台,不少城市针对超标电动车设置了过渡期。北京市也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对此前已购买的电动自行车设立3年过渡期。曹亮的车就在其中,属于超标车辆。


       “今年10月31日是最后期限,北京超标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了,我干脆又换了一辆‘新国标电动车’,安全更有保障了,每天骑着它,心里也更踏实。我建议你也买一辆体验体验,真得挺值!”曹亮说。


       像曹亮一样,大量市民都对电动自行车“情有独钟”。不少人认为,10公里内骑电动自行车非常便利,不用担心堵车,是买菜、接送小孩的“首选”。


       电动自行车有多“火”?先来看一组数据——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为2015.8万辆,同比增长26%。


       然而,“火”的背后,也有乱象。专家称,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市场上仍存在大量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

 

       “没地方充电,太愁人了”

 

       “目前,我们小区已经在电梯内安装了电动自行车识别系统,一旦识别出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电梯会发出警示并停止工作。但由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体积小,该系统无法识别,许多业主仍然将电池带回家充电。”北京市西城区朗琴园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说,物业已通过贴告示等多种方式,提醒业主不要把电池带回家。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凸显。据测算,以当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计算,全国至少需要1.5亿个充电插座,但实际上只有约500万个。


       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主感叹:“买车容易,用车难啊,特别是没地方充电,太愁人了。”与此同时,电动车“上楼入户”、私自拉线充电等现象频频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也呈多发频发趋势。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车火灾,其中80%的火灾都是充电时引发。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多起并造成人员伤亡。不少城乡居民习惯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充电,有的还停放在门厅、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一旦起火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很快能充满整个空间和通道,导致疏散、逃生困难,造成人员伤亡。


       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


       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察员贾永峰表示,在做好监督管理的同时,各地要做好电动自行车“下楼”后的配套工作,要推广建立电梯电动车阻车系统,建设停车棚并安装充电设施,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全生命周期”合力监管

 

       有人问,时速不超过25公里,这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硬性指标,但为什么路上有些车跑得明显更快?“因为有的车主会对车辆进行改装,或者‘解锁’,突破车速等限制。”外卖骑手张志峰说,对于骑手来说,车速和配送收入成正比,如果不给车子提速、增加续航,每天会少挣不少钱。


       当前,快递外卖等服务行业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程度较高。一些外卖骑手每天平均要送30至50单,跑大概一百公里,电动自行车是他们的“老搭档”。

 

       张志峰告诉记者,对电机和电池进行改装后,电动自行车时速可达到65公里,续航在150公里左右。有的外卖骑手虽然改装花费近4000元,但骑着改装后的车子送外卖,每天大概能多挣75元左右,不到两个月就能回本。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消费者购买“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时,店员会“主动”向其提供“解锁”服务。按照相关规定,当时速超过15公里时,车子就会发出“滴滴”的警示音,但当店员插上相关仪器进行“一键解锁”后,车子不仅不会再发出警示音,而且时速可达40公里。


       此外,也有人反映,一些电动自行车车主不遵守交规,“风风火火”,经常逆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而在管理方面,一些地方也存在简单粗暴、“一刀切”等现象。比如,对违规停放电动车“拖走了之”,罚款标准混乱,存在以罚代管、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如何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专家认为,针对电动自行车乱象,要尽快出台相关执法规范。同时,电动自行车监管涉及工信、市场监管、交通、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要统一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法规执行需要多部门合力,要通过信息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方式,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说。


 

       |观察|

 

       破解充电难题 需要堵疏结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安全产业所安全科技与服务研究室主任刘文婷表示,在老旧小区集中充电设施改造、新建小区设立集中充电设施、城市公共区域设立智能化充电柜等方面,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目前存在按“时间”计价、按“功率”计价和按“电量”计价三种模式,充电计费以量计价相对合理。例如: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起草了《关于电动自行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计价单位为“元/千瓦时”。


       其次,保护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投资人利益至关重要。北京市石景山区积极探索由政府出资、专业公司代建、单位配合的商业模式,由区金融服务办协调保险公司,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纳入区公共管理综合保险,每年由区财政拨款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整好用。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电价不一、场地协调困难等问题,而且让业主获得良好的体验,进而养成在充电棚充电的好习惯,高使用率也加快了充电桩企业的成本回收。


       再次,另一个实现集中充电的方法是换电模式,通过“以换代充”模式降低安全隐患。传统的充电桩模式需要1小时以上,而换电仅需3~5分钟,有的甚至只要1分钟,速度相当快,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用随换。换电模式在骑手、快递小哥等商业配送服务人群中使用较为普遍。

 

       其中,“共享电池”服务引人关注。这项服务类似于“共享充电宝”,使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只需要签订一份合同,交一笔押金,下载一个APP,就可以租赁共享电池,也可以整车租用,极大解决了配送人员对电动车续航需求量大的难题。


       要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比如,物业公司要站在居民角度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消防部门要科学研究如何保障社区充电车棚装置的安全,社区要协调好居民、企业、物业各方关系等。


       ◎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