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从编辑与出版角度品读“红色经典”

2021-11-29 10:13:30 来源:山东商报

        11月28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山东商报》社等协办的“共和国的红色丰碑——红色经典公开课”第十讲在大明湖畔尼山书院开讲,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从编辑与出版角度,讲解红色作品的创作历程与文学价值。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从编辑与出版角度讲创作历程

 

        自传性和亲历性成就红色经典

 

        “共和国的红色丰碑——红色经典公开课”自今年4月推出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欢迎。期间,多位专家、学者,聚焦“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从创作背景、文学特色及时代价值等多角度进行解读。为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红色经典的创作历程,黄发有以“‘红色经典’的编辑与出版”为题,解读红色经典诞生背后的故事。


        讲座现场,黄发有从红色经典的审美特征讲起。在他看来,红色经典大多是作者的自传或半自传,具有自传性或亲历性,每一位作者基本上都是当事人,塑造的人物也是作者非常熟悉的。“比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创业史》的主人公梁生宝都是有原型的,《红旗谱》也是作者依据自己上学的经历创作的。”


        除了创作的自传性,红色经典作品也大都继承着本土的文学传统,比如不乏运用章回体的作品,小说的语言有很多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相似点。如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对当地方言的运用等。


        在黄发有看来,红色经典的人物塑造最集中的表现在塑造英雄和新人形象两个方面。除了被大家熟知的英雄形象,亦不乏新人形象。“比如《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就是一个农业合作化背景下塑造出的新人形象,同时注意到了人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他既有高度的觉悟,也有着成长过程。”


        编辑出版过程历经多番修改打磨

 

        从整体看,红色经典的创作、出版、改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倾注着作家和编辑的心血。例如,在杜鹏程创作的《保卫延安》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冯雪峰敏锐地意识到作品的特殊价值,三次邀请作者到家里彻夜长谈并交换修改意见对作品精雕细琢。黄发有介绍,“冯雪峰亲笔为 《保卫延安》起草《出版说明》并撰写了近两万字的《论<保卫延安>》,成就了作为‘红色经典’开篇之作的《保卫延安》关于革命战争的一种新的叙事模式。”


        “青山保林”中的另一部作品《林海雪原》的编辑出版过程也颇费周折。黄发有介绍,“作者曲波对初稿进行一次修改后,认为只读过6年书的自己改起来吃力,期待得到编辑部的帮助。编辑龙世辉投入3个多月时间,对书稿进行深度加工。初版面世后很快脱销,反响热烈。”

 

        多样化改编助力红色经典传播

 

        黄发有分析,红色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与当年的传播方式也有很大关系。“《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红日》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都曾被改编成电影,在红色经典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因作品中的插图与故事形成互文性的特点,连环画改编也是红色作品传播的方式之一。黄发有举例道,“1961年7月起,由贺友直绘、董子畏改编的《山乡巨变》连环画(前三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并于1963年获得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的一等奖。1964年6月,本着‘供连环画初学者、连环画爱好者及连环画家们观摩、研究和参考’的原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山乡巨变》连环画中摘选十二幅,与《铁道游击队》《白毛女》《红岩》等选页合并出版。”


        讲座最后,黄发有从作者角度总结了红色经典的创作过程,他认为,“红色经典写的都是作者熟悉了解的内容,深入生活是有必要的。不同的红色经典作品写法是不一样的,因而现实主义创作需要创新,同时要与编辑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