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食器中览古人“干饭”日常

2021-4-8 10:45:54 来源:山东商报

    近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陶三足炊器”引发网友热议,酷似火锅的造型设计让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四川人爱吃火锅真是有些年头了”。民以食为天,在中华悠久的饮食历史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像“火锅”那样有趣的“干饭”器具,这些器具有的外形奇特,略显呆萌,有的则制作精良,大气磅礴。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刘海波

 

 

西汉彩绘负壶陶鸟


    古人也爱吃火锅


    此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三足炊器”,由下半部的三条陶腿和上半部的盘面构成。上半部的盘面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可盛水置物,三足下则可生火加热。有专家还表示:“不只是可以吃火锅,还可以煮饭炖肉。”堪称古代的多功能炊具。


    和“陶三足炊器”一同出土的诸多陶器中还有一套完整的酒具,酒壶酒杯都配置齐全。大的酒壶叫“陶盒”,也有三足可在火上加热,小的酒杯叫“平行杯”。吃着火锅,喝着酒水,古代三星堆先民们的幸福指数应该不低。这些完整的陶制炊具也体现了三星堆文明灿烂的饮食文化和精良的制陶工艺。


    三星堆出土的“陶三足炊具”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还出土过各个时代的火锅样式文物,从侧面证明了火锅在古代就已经是备受追捧的食物。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现代火锅的原型,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曾出土过一件盘鼎,高20.2厘米,宽16.4厘米,重2.26kg,鼎下有托盘用于盛放炭火,类似于今天的暖锅火锅。到汉代时期,火锅的样式和材质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江西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曾出土过一个铜火锅,其设计十分巧妙,有专门的小口来取出烧尽的炭火。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鸳鸯锅,江苏盱眙的大云山汉墓出土过一件形制罕见的青铜鼎,鼎内被隔板分为五个区域,被称为五格濡鼎。这种五格的样式自此便一直延续了下去。据《三国志》记载,曹丕赐予臣下的五熟釜就是一种五格火锅。现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朝锡方形一品锅就是一件精致的五格小火锅。今年1月26日,江苏淮安江都王刘非墓出土了一件汉代的分格鼎,这件汉代的“五宫格火锅”和现在的“九宫格”火锅已经比较相似。

 

 

颂簋


    陶制食具,种类丰富


    在中国人的饮食器具中,陶器绝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原始社会的陶罐到现代的瓷碗瓷盘,陶器作为食具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出土的陶制食具看起来略显陈旧,但陈旧的外表挡不住厚重古朴的历史文化气息。许多出土的陶制食具均表明,我国制陶起源很早,技术高超。


    出土于泰安大汶河畔的盛食器八角星纹彩陶豆,就是一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时期的彩陶制品。该件陶器1978年出土于泰安大汶口遗址,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属于泥质红陶。整体形状为深盘圜底,喇叭形圈足,造型规整匀称。圈足部位有两周褐色彩带,彩带之上绘有两条相对的弧线构成的几何纹样。整件陶器亭亭而立,古朴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八角星纹彩陶豆独特之处在于器身上的八角星纹图案。不同于一般陶器常见的勾叶、弧线三角、圆点等纹饰,大汶口彩陶的纹饰多以自然界中的植物花叶纹样和各式几何图形为主,八角星纹是其中的代表。除了表现对称的几何美感,八角星纹饰还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表达着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仰。


    色彩和彩绘工艺也是彩陶豆值得称道的地方。彩陶豆的口沿为白底红彩,器身则是红底白彩,利用这两种不同的效果也将器物的口沿与豆、器身区分开来。器身的八角星纹则利用黑彩进行勾边处理,将八角星纹和旁边白色竖线的主次关系表示清楚。八角星纹中间的红色方块则体现了色彩的借用与互补,也使器物的色彩韵律变得有节奏感。


    馆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西汉彩绘负壶陶鸟也是一件独特的盛食器,以其高大威猛、雄健豪放的姿态而闻名。负壶陶鸟双翼展开,双翼各自承载一壶。“陶鸟高52.9厘米,宽43.5厘米,昂首挺立,双目圆睁,短啄,颈与胸部绘有赭色鳞状羽纹,双腿粗壮有力,足三爪有距,立于方形平座之上。”济南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壶体呈高颈圆腹,高圈足,覆盖,盖上饰有3个鸟头形的扁纽,壶身饰有朱色带纹及锯齿纹。”


    文物上的两个壶用于盛放糜粥。糜粥是将米处理得很细腻并且颗粒碎小而熬制成的一种粥浆,是极易进食和消化的食物,是适合老人食用的“不噎之食”。不噎之鸟背负着不噎之食,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蕴含着汉代人对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的向往。彩绘负壶陶鸟是汉代人们向往长寿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陶三足炊器


    青铜食具,从祭祀到实用


    相比于陶器,青铜器则更能体现社会等级的差距,是社会上层才能够使用的物品。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作为不可多得的金属,大多用于制造兵器和祭祀用品,很少有用作日常实物用具的。一些出土的青铜食具表明,往往只有社会上层的权贵阶层才能将青铜器用于日常生活,以体现其较高的社会地位。


    祭祀时所用的青铜器往往都是分门别类,各司其职的。簋(guǐ)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类,专门作为盛食器。簋形似饭碗,簋盖可翻转盛菜。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颂簋就属于这个类别。颂簋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公斤,圆腹圆足,足下有3个兽面象鼻形足,有隆盖,顶部有圆形把手。腹部两侧有一对兽耳,下有垂珥。口沿上下各饰窃曲纹一周,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圆足饰垂鳞纹,形制庄重大方。

 

 

八角星纹彩陶豆


    相比于庄重精美的外观,其上镌刻的铭文则更具有历史意义。颂簋的器身和器盖上均刻有内容相同的15行共150个文字,横成行,竖成列,布局规整,章法严谨。铭文记载的内容是一位叫颂的官员接受了周王的册封,得到册封后的颂感念王恩,于是铸造了颂簋等一整套礼器。这些铭文极为详细地介绍了西周时期周王朝的册命制度,是研究西周礼制的重要文物证据。有专家称其“可抵尚书一篇,史料价值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颂簋上所刻铭文是金文最成熟的形态,也是周王室的标准书体,被许多大家称为临习金文的范本。此外,山东博物馆馆藏的战国铜餐具、大陶甗(yǎn)等都是古代的盛食器。


    尽管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但饮食文化仍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现代人的食器变得更加简单、实用。然而回溯历史,那些承载着古人饮食文化的盛食器依旧精美,映射着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