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盘活文物资源 讲好山东故事

2021-5-13 9:48:00 来源:山东商报

    文物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4月28日,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多方面持续推进文物资源的普查和保护工作。记者自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强文物资源管理,于2023年建成山东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资源库,与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中心相对接,彰显文物保护利用的山东特色。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济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彩绘杂技乐舞陶俑


    厘清资源,家底不断充实


    “十三五”期间,我省文物资源进一步厘清,文物资源家底不断充实。圆满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35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开展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启动“海上丝绸之路”、青岛老城区申遗。


    分布成片,连点成线。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富有成效。组织实施“七区三带”文物片区保护,集中连片保护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推广,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和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取得重要进展,“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维修,国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定陶汉墓保护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此外,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了一批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文物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彰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基本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成效显著。 


    加强管理,建成资源总目录


    保护+利用,是推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在具体实践方面,我省将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建立普查登录制度。实行文物资源报告制度,完善文物调查、申报、认定、登记、定级、公布、撤销和退出程序。与此同时,加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调查成果的管理和利用。2023年,建成山东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资源库,与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中心相对接。


    在文物资源调查认定方面,实施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文物普查行动计划。深入开展革命文物、石窟寺及石刻、申遗项目、山东海疆沿线及管辖海域文物资源调查。持续开展文物评估认定工作。对考古工作新发现及普查发现的革命文物、乡村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水下遗产等各类遗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机构、专家进行评估认定,根据其价值进行定级、建档和备案。


    强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编制实施《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降级撤销制度。2025年底前,各地核定公布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区划。


    聚焦拓宽文物保护领域,我省将开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以文物建筑修缮、乡村博物馆或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培养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工艺传承人为核心,实施传统文化村落、传统民居保护项目,建设乡村(社区)博物馆。


    彰显特色,文旅融合发展


    文物以静态展示的方式讲述历史,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也渐趋多元,与旅游、文博系统的结合成为探索的新方向。“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落实推进“国家记忆”行动计划,加强文物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山东文物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系统整理、编写出版一批充分反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物典籍和通俗读物,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


    结合时下文博热潮,健全完善文博单位各类服务设施和设备,建设文博公共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把文博场馆打造成为有品位、有体验、有温度的文化客厅。此外,多形式开展展览展示,加强史前文化遗产,齐文化、鲁文化和莒文化遗产,儒家文化遗产,革命文化遗产体系的梳理研究和保护展示。


    聚焦融合,我省将推进“文旅融合工程”中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培育以“泱泱齐风”为特色的齐长城文旅品牌,以“鲁风运河”为特点的大运河(山东)文旅品牌。此外,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建设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推动东平湖三河六岸、济南百里黄河遗产带、入海口盐业遗址群等重点区域集中连片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