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2021-7-29 8:02:46 来源:山东商报

        记录历史变迁,映射城市文化。活跃在各个城市里的博物馆在展示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浓缩城市变迁史,也成为当下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聚焦融合创新,“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旅游”“博物馆+文创”等“博物馆+”工程的实施,在带来活力与流量的同时诠释着“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博物馆焕发出全新活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盘活资源推动文保建设

 

        历史文化悠久且底蕴深厚,博物馆数量与质量并举,这是山东博物馆建设的资源优势与特色成果。7月23日,全国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局长王磊在交流发言中表示,山东在数量上求“多”、质量上求“优”、门类上求“全”,下好谋篇布局的“统筹棋”。

 

        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革命类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正如数据所显示的,山东博物馆建设的成果丰硕。与此同时,另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数量众多的山东各地博物馆建设也各具特色。“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博物馆发展,分别制订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筑、工业、农业、生态等各行业博物馆不断涌现,汽车博物馆、恐龙博物馆、黄金博物馆、啤酒博物馆、贝壳博物馆等专题、特色博物馆方兴未艾,形成了类别多样、主体多元、富有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格局。”王磊表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盘活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博物馆之间优势互补的博物馆联盟便是一大亮点。2020年9月,由山东博物馆联合山东省20家相关文博机构发起的山东省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服务于齐鲁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探寻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弘扬齐鲁文化中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打造博物馆行业的“齐鲁文化共同体”。联盟成立后,整合盘活了全省馆藏文物资源,通过文物调拨、借用、交换等方式形成馆藏文物资源共享,通过外展、联展、巡展等形式不断加强陈列展览项目交流,对于山东省博物馆藏品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展览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以交流的形式让文物转起来。“联盟成立的第一步是号召全省有条件的博物馆筹划展览,在全省动起来。第二步则是走出山东,向省外宣传山东。”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介绍,目前部分展览已经在烟台、临沂等省内各地巡回展出,通过举办优秀展览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学到知识,从内心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博物馆+”亮点频现

 

        文物以静态展示方式讲述历史,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也渐趋多元,与旅游、文博系统的结合成为探索的新方向。据悉,我省聚力推进融合创新,实施“博物馆+”工程,“博物馆+教育”“+旅游”“+文创”持续发力,亮点频现。基于此,越来越多博物馆纳入旅游线路,成为网红打卡地。全省200余家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5600余款,为博物馆带来活力与流量。

 

        今年5月2日,孔子博物馆接待人次打破了开馆以来的最高单日接待记录。与此同时,孔博人气的火爆也推动了文创服务的快速发展。受高客流量的影响,孔子博物馆“考我不倒不倒翁”“孔府点心”等特色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游客的文创消费需求较去年同期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在去年明代服饰文化展掀起打卡热潮的同时,山东博物馆依托明代服饰衍生推出的系列文创产品也备受观众喜爱。今年,聚焦考古热潮,山东博物馆又结合镇馆之宝推出了齐鲁瑰宝系列考古盲盒,博物馆文创产品方兴未艾。“文创的作用首先是社会教育,其衍生目的在于根据文物的信息,利用古代文物的元素来设计、创造一些新形式的内容,以此来传播传统文化。”郑同修说。

 

        除与教育、旅游和文创等业态的结合外,与科技的结合也是我省在博物馆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山东数字化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建设的“5G富媒体+文博联合实验室”,实现了全国首次5G实验室在博物馆落地运用。

 

        完善体系拓展服务途径

 

        基于全省博物馆蓬勃发展、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的现状,“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促进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市、县、乡博物馆建设。鼓励并支持县域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综合体建设,消灭博物馆空白县,实现县级博物馆全覆盖。

 

        与此同时,开展山东自然博物馆建设,支持项目所在地博物馆群建设。推进省内重点博物馆建设,丰富完善博物馆种类,发展专题特色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培育若干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非国有示范博物馆。“十四五”末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1000座,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

 

        在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方面,“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现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3500个以上,年接待观众1亿人次以上。实施“博物馆活态展示工程”,整合全省馆藏文物资源,支持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示,推出更多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文物展览,提升文物藏品展示利用率,促进馆藏资源、展览共享。

 

        在搭载新科技新技术的同时,我省将建设建成全省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和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及健康评测体系,推动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质量、国家级科研基地工作站数量、综合性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实现新突破,并以省文物修复工场投入使用为契机,推动文物保护修复科研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