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平凡的生活才是最浪漫的生活

2021-7-3 11:26:54 来源:山东商报

      1996年,30岁的青年作家东西因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惊艳文坛,并于1998年获得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1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时隔25年,东西第4部长篇小说《回响》近日出版。该书将刑事案件的侦破和情感矛盾挖掘的两条线融汇交织,既呈现了现实的复杂性,又描绘出人类心灵的复杂与浩瀚,最终融汇为一幅立体又精彩的人性画卷。日前,作家东西携新书举办发布会,与读者分享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实习生 王宇琦

 


      探索人性隐秘的角落


      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回响》的故事从一件刑事案件开始。一名年轻女子被害,身为刑侦队长的冉咚咚肩负起侦破案件的重任,故事的叙述由此展开。正当冉咚咚精神绷紧,集中精力寻找犯罪线索时,她无意间竟发现了丈夫慕达夫疑似出轨的蛛丝马迹。原本恩爱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生活瞬间被蒙上一层阴晴不定的暗纱。一边是肩上的责任使命,案情扑朔迷离牵扯出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一边又是心头的情感生活,从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中窥探人性心理的隐秘角落。在双重压制之下,冉咚咚不得不刑侦推理和心理探索齐头并进,相互映衬交融,互成回响。


      谈起新作,东西认为,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如果只追求故事的“奇”是不够的。奇事于他已无太多吸引力,反而,对心灵的探寻依然令自己着迷,故而,《回响》的创作因此而起。“多年前写《后悔录》时,我就有意识地向人物内心开掘,并做过一些努力,但这一次我想做得更彻底。”所以在新作中,作家笔下的故事和情节的发展不再是平静的湖面,人物内心的世界可以让读者纵深去探索,以至无限延伸。隐藏在背后的人性秘密,也如同一颗洋葱被层层剥开,辛辣且直接。


      “《回响》给我们提出很多思考的问题。小说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探究爱情和人性的本质。横向来说,我们穿透小说内容去看这个时代和社会对人的影响;从纵向来说,剖析的是人的心理、情感生活等。”文学评论家潘凯雄评价,小说的横向和纵向构成非常立体、饱满,“是一部非常有味道的小说。”其实,读者不难发现,《回响》中,奇数章节部分写的是冉咚咚如何抽丝剥茧地侦破案件,拨开犯罪迷雾;偶数章节则写她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探索心理秘密,最终两线合并于最后一章,错综复杂的真相得以还原。不过,作家也认为,人的情感和心理要远远比案件更加扑朔迷离,因此爱情的谜题并没有是非确定的标准答案。


      除人性的探究外,东西在男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中,也想传递一种质朴的力量,即“生活中的平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浪漫”,东西表示:“我想写的是,其实平凡的生活就是最浪漫的生活。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它搞复杂了,但实际上可能越平凡越浪漫。”


      创作过程漫长且艰难


      据悉,创作《回响》,东西准备了足足4年。从2017年春天开始构思,准备写下这个脑海中略有雏形的故事。他原本以为凭着一股冲劲儿,很快就可以把这部作品写完,然而只写了几千字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即便他特意准备了两个版本的开头,试图二选一也非易事。东西把这段过程形容为“开始的开始”,因为真正的难处还在后面。由于总也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小说的开头一写就是两年多。


      从2017年初春到2019年夏末,东西一直在为小说的开头而忙碌,一边写一边否定,一边否定一边思考。“每次开头写到5千字左右,我就开始怀疑这不是最好的开头,便习惯性地想要从头再来。”对此,东西开玩笑地表示,自己甚至怀疑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的写作方式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因为作者写不下去,才不停地只写开头部分。


      东西坦言,自己似乎并没有准备好这个题材,下笔如此艰难,是因为对小说涉及的推理和心理两个领域比较陌生,此前也从未尝试过相关的创作。于是,他开始一边构思,一边阅读和学习心理学知识。虽然小说进展缓慢,但是在不断汲取和积累的过程中,对作家来说,是一次认知和思维的拓展。“我的一些观点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尤其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了比从前稍微准确一点的认识。内心的调整,让我写人物时多了一份理解,特别是对人物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包容。”


      除了要解决专业领域的难题,东西在创作时还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东西认为,强者的写作心态会被自我捧杀,容易让写作变得简单粗暴;弱者的写作心态容易自我沉沦,会让写作变得犹疑徘徊。“我一直是弱者心态,犹疑徘徊如影随形,甚至经常怀疑写作的意义。”为此,东西在创作中过程中重读了经典名著,汲取能量和经验、树立信心。


      在这种状态下,东西几乎每写一千字,都要停下来细细审视,找错误,找缺点,补细节。“有时写着写着突然不想写了,停下来思考两天,发现排斥的原因要么是人物把握不够准确,要么是情节推进不对。总之,一旦产生排斥情绪,我就知道困难降临,必须要让障碍屈服。”2021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东西终于完成了小说初稿,修改校订工作也随之展开。前后耗时逾4年,东西新作《回响》与读者见面。


      先锋作家也怕读者检验


      作家东西,被文学评论界誉为继余华、苏童、格非等先锋小说作家之后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与毕飞宇、韩东、邱华栋等被称为“新生代作家”。其长篇小说《耳光响亮》是新生代作家中率先“走出八十年代”的新文体典范。当文坛瞩目的先锋派作家们大部分都已逐渐回归传统叙事的时候,东西身上仍保留了他的先锋属性。“我们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人类的基本困境之一,福楼拜、司汤达、托尔斯泰、菲茨杰拉德、纳博科夫等,都在这个寻找的谱系里。而这些作家作品,是东西内心的‘绝密文件’。”一些评论家点评,东西身上具有的先锋性,“在今天看来,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仍然是独异的、罕见的。”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对《回响》有这样的评价:“小说提供了一个进入现实的独特路径和特别视角,艺术地对‘现代性’社会中的‘自我’和‘生活’的隐秘真相进行了深刻追问,挖掘和呈现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分享会现场,东西也试图挖掘自己,坦言也会害怕被检验。“一个写小说的人,最怕两种检验,一个是专业人士的检验,他们文学境界很高,他们的看法是作者害怕的;第二就是怕读者的检验,因为读者会做出终极检验,他们是要为这本书掏钱的人。”


       | 作家简介 |


      东西,本名田代琳。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文、法文、瑞典文、俄文、韩文、越南文、德文、捷克文、丹麦文等出版。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