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莫言代表作《生死疲劳》新版发布

2022-1-11 10:04:13 来源:山东商报

       小说《生死疲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之一,首版于2006年,记叙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发展历程。时隔16年,新版《生死疲劳》再度出发。为此,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日前举行,莫言与作家余华、诗人西川一同现身直播间,与大众共话文学与创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莫言代表作《生死疲劳》

 

       爆料创作趣事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谈起该作时,他这样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诺贝尔奖颁给了我”。


       新版《生死疲劳》新增莫言再版序、原创插画、原创人物关系图,还特别收录了莫言的书法打油诗和莫言漫像。


       在大众心中,莫言和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两座高峰,但极少有人知道,二人曾是同住多年的室友。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的同学,莫言和余华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相较于余华“共用一只牙膏”的回忆,莫言则称,同住一屋时,自己正在创作《酒国》,而余华则在写他的处女作《细雨中呼喊》,“我们中间只隔了一个柜子,能互相听到笔尖摩擦稿纸的沙沙声,甚至是喘气声。”柜子中间有一条缝,写累了,往后一靠,两个人的眼神交汇,“然后灵感突然没了,他也写不下去了,我也写不下去了。”为此,莫言不得不找来了一本挂历,把这条缝给挡住了,才“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小说”。

 

       一本堪称伟大的小说

 

       据悉,莫言在写完《生死疲劳》后,便送了一本给余华,而这本书也让余华看得如痴如醉。为了参加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余华又重读该书,并再次感慨:“每个段落都紧紧地抓住了我”“既看得热泪盈眶”“又不断地在笑”。诚如封面文案所言,“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不过,余华也不忘调侃:“虽然我看哭了,不过莫言更容易哭,他看个电视剧都哭。”


       小说《生死疲劳》中,作家用六道轮回的形式,讲述了西门闹先后投胎成驴、牛、猪、狗、猴,最后投胎成一个有缺陷的大头婴儿的故事。余华盛赞《生死疲劳》这种写法并称,即便小说长达43万字,依然能让人很快入戏,“小说家都想自己进入一种疯狂、癫狂的,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一种状态,莫言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很容易进,他进得特别快。”同时,余华还分享了自己对书中“猪”的喜爱,“只是描写猪打架,我都感觉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辉煌,《生死疲劳》里的猪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过去的文学和未来的文学里最厉害的一只猪。”

       
       “通过七个或人或动物的形象,来完成一个主人公的形象,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没有的,以后也不会有了。即便是有也只有莫言才能写,别人写不了。”余华表示。一些评论家们在寻找伟大的小说时总在翻译小说里找,在历史里找,总不认为身边有伟大的小说,但在他看来,《生死疲劳》就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小说。

 

       用43天一气呵成

 

       在莫言作品的序列里,《生死疲劳》无疑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莫言也曾多次表达对该小说的喜爱。他说这本书是自己遗憾最少的作品,还坦言,如果自己只有两部作品可以传世,那么一定有一本是《生死疲劳》。


       莫言谈及自己的创作过程时异常兴奋,“一边写一边哆嗦、抖腿”,把这个构思了43年的故事用43天一气呵成。“这个故事在我心里酝酿很长很长的时间。小说里的人物,也像我亲密的朋友,非常熟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心理,以及他们心里所决定的很多行为,也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时间变成了一个非常顺畅的,像一个老木匠的木工活一样。”


       当然,这样的写作状态也塑造了莫言作品中一脉相承的语言风格。西川评价莫言的语言是“莎士比亚”和“李白”的结合,有“浑然的创造力”,“足以让干涸的河流奔腾成亚马逊”。


       当探究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时,莫言谈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学5年级时因话太多辍学,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离开了群体的莫言一头扎进了大自然,于是他开始和牛羊为友,同猪狗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人眼看到的说不定和驴、牛、羊眼看到的不一样,也许每个动物的内心都藏着一个人的灵魂。并以此为蓝本,写下了《生死疲劳》。


       此外,莫言为读者们解题《生死疲劳》时,也提到了这本书给大家更深层次的价值。“当痛苦不可排解之时,跳脱出来看六道轮回、六道虚空,看这个无穷的宇宙,我们在宇宙一粒微尘之上的功名利禄、得失成败,又有什么价值呢?”而这也是书封上所写的,无论多么苦闷都能笑出声来的原因。莫言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融入到文化记忆中,用自己的幽默阐述了生活中存在着无可避免的痛苦,但同时向读者证明了,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