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体育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三年三降 中超限薪令再升级

2022-2-26 9:26:36 来源:山东商报

       近日,《足球报》披露,2022赛季中超,中国足协将会进一步加严限薪政策。其中,本土球员的年薪将由2021年的税前500万元,降至税前300万元。2019年末,中国足协首次实行限薪政策,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中超联赛已实现球员薪资的“三连降”。


       近两年,中超多队深陷财务危机,无力为球员支付天价薪资,与此同时,国足在十二强赛历史性输给越南,球迷对国足球员的愤怒已到极点,这个时候,显然需要有人做些什么。只不过,再一次加严的限薪政策,能否对中国足球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田延士 李柏村

 

 

足协再发限薪令,降至税前300万。新华社发

 

       疯狂岁月

 

       2019年底,中国足协首次对外出台针对联赛球员的限薪政策,即便经过调整,本土球员在当时依然能够拿到最多1000万人民币的年薪,若为国家队球员,则能够拿到最多1200万人民币的年薪。不难看出,彼时,中国足球的“金元风暴”,已经刮得过于疯狂了。


       当年,权威数据机构Sporting Intelligence发布了2019全球体坛年度薪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超球员的人均年薪超过120万美元。纵览全球,只有欧洲五大联赛的薪资水准要高于中超。具体到个人薪资,上海海港是当年人均薪资最高的中超球队,球员平均年薪可以达到近230万美元,当年参赛的16支中超队伍中,8支球队人均年薪超过100万美元。除去固定的薪资外,当时中超各队的奖金数目同样十分可观,实际上,那一时期,在大球队效力的主力本土球员,年收入超过千万,是十分普遍的事情。


       以水平相近的几个联赛为对比,在日本J联赛,球员的平均薪资约合200万人民币,收入最高的酒井高德,作为曾经的德甲名将,其年薪约合人民币900万。而韩国K联赛中,更是只有少数顶级球员,才能每年拿到约合600至750万人民币左右的顶薪。


       不可否认,作为一项高度职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动,职业球员拿到高额薪水,是市场的选择,更何况,成为职业球员,原本就是通过重重选拔,万里挑一,想要成为顶级职业球员,其难度更是无异于登天,所以,中超球员拿到较高的薪水,在一定程度上也合乎情理。只不过,对比日韩联赛的薪资标准,纵览近年来中国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我们联赛的球员,可以拿到高薪,但不应该拿到一份与自身能力所不匹配的高薪。


       也正因此,我们很难不去疑惑,中国足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疯狂的“金元风暴”?

 

       海市蜃楼

 

       中国足球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疯狂,举个例子, 2011年,蒿俊闵从德甲豪门沙尔克04加盟泰山队时,年薪也不超过400万人民币。而在1994年时,刚刚成立的上海申花,作为当时国内财力首屈一指的球队,即便是范志毅这样的顶级国脚,其薪资待遇,也只是普通上海职工的四五倍左右。


       2011年,广州恒大作为升班马拿到中超冠军,2013年,更是创纪录地成为首支亚冠夺冠的中超球队,这可以被看做是中国足球“金元时代”的起始点。恒大模式的成功,给了彼时众多国内球队一个启示,自此,中国足球迈入“金元时代”。这时,每个人都很清楚,想要在中超乃至洲际赛场有足够的竞争力,就算能从五大联赛引进到大牌球星,仍需要有强劲的国内球员为班底确保下限。而在彼时,国内转会市场的流通度并不算高,想要短期内迅速打造冠军班底,“高转会费+高薪资”也就成了唯一的出路。渐渐,我们就看到了文章开头的疯狂一幕。


       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隐患。五大联赛有实力为球员开出高额薪资,得益于球队的商业开发、转播权收益以及球票收入,但在中国,绝大多数俱乐部在这几项上的能力几乎为零,只能单纯地依托背后母公司的资金支持以维系运营,一旦球队母公司出现财政问题,或是不再愿意去投资足球,球队高额的运营成本显然难以维持,“金元风暴”之下的中国足球,看似风光,却不过是“海市蜃楼”一场。


       针对联赛的健康运营,合理的限薪政策是必要的。纵览日韩,其联赛都有较为成熟的限薪政策去约束球队的薪资标准。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限薪政策是否做到了细致与合理?进一步讲,中国足球这枚“硬币”,一面是天价高薪,另一面却是无休止的欠薪。

 

       勿成作秀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金元足球”是如何从负面反作用于中国足球的?而限薪政策的加严,又是否会让中国足球步入正轨?


       不可否认,“金元时代”为中国足球所带来的,绝非毫无益处。但“金元足球”的“海市蜃楼”,是虚幻的。由于中国足球体系建设的极度不完善,这个时代一旦走向衰落,中国足球最糟糕的一面,都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无休止的欠薪,首次输给越南队的国足,如今都是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在金元时代,中国的留洋球员数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曾经,我们有孙继海、郑智、邵佳一等一众能够在欧洲立足的球员,那些年的国足比赛中,这些留洋球员无疑也是国足竞争力的核心保障。然而,如今,在西班牙人枯坐冷板凳的武磊,依然是“全村的希望”。缺乏留洋高水平球员,毫无疑问是近年来国足战斗力缺乏保障的重要因素。


       别忘了,面对日本国家队时,我们阵中只有一个在西甲艰难求生存的武磊,而对面,却几乎是清一色的旅欧球员。


       但倘若球员不需要出国,更小的竞争压力之下,同样能够拿到五大联赛级别的薪资,这种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出国挑战自己。只不过,这种环境之下,球员能否保障甚至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准?因此,我们不妨认为,金元足球为中超创造的安逸感,最终“温水煮青蛙”式地摧毁了中国足球本就不稳固的高楼。


       无论如何,在中国足球当下的局势中,限薪政策的进一步加严,不失为符合时势之举。但倘若这份限薪令,只是为了平国足“拿着高薪踢臭球”的民愤推出的一时之举,而非像日韩联赛那样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不仅限制部分俱乐部大肆烧钱,破坏联赛环境,同时能够保障底层球员的切实权益,那么,限薪政策最终也只会成为一场毫无意义的作秀。


       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明白。足球是一项浩大且复杂的工程,足球的体系从“零”到“一”,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我们此前从未展现过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