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小广场成矛盾焦点 降噪神器前来救场

2022-7-1 7:20:26 来源:山东商报

        75岁的王建华,是济南环城公园“河岸舞厅”的常客,“随着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单是跳交谊舞的就有上百人,能跳一整天。”在不少人的眼中,“河岸舞厅”成为了护城河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是一墙之隔的青后小区五区的居民却不这么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跳舞的噪音成为了他们的“心病”。舞者与居民,投诉与被投诉,反复拉扯之间,这个小广场成了矛盾的焦点。问题总是要解决,一台“智能降噪”音响出现在了小广场上。近处听得见,远处听不见,这台设备成为了化解矛盾的关键。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郑晓彤 实习生 赵娜

 

“降噪神器”(图中圈内)化解噪音带来的矛盾

 

       风景线也伴随矛盾
  

        雨后的济南,少了几分暑气,晚风中带着湿气。傍晚6点多,济南环城公园思敏桥以南附近的健身广场内,音乐缓缓响起,人群慢慢聚集了过来。

 

        伴随着《蓝色多瑙河》的旋律,穿着黑色舞鞋的舞者,有力地踩着地面,翻转裙身、甩动裤筒,舞姿优雅绰约,舞伴之间配合默契有度。其中偶有炫技的“专业选手”舞起了“恰恰”,跳起了“探戈”。

 

        “我在这边跳舞已有三年多时间了。”74岁的张琪着一身灰色舞服,身形挺拔,体态优雅,若只是远观,不少人都很难想象他已七十有余。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文化团出身的张琪成为了“河岸舞厅”中的一员,“之前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只是听说这边人挺多的,而且舞技不错。来了之后,确实如此,高手不少,也吸引了不少人来学习、切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现场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了解到来此处跳舞的并不仅仅是家住附近的小区居民,还有一部分是“远道而来”的交谊舞爱好者,“我家在堤口路。”“我是从英雄山那边赶过来的。”“我是初学者,跟着老师还在走步。”“白天的时候,还有从机场那边过来的,骑着电动车,穿越大半个济南,就为了来跳会儿舞……”“这边白天、晚上都有跳舞的,分场次。”

 

        家住在青后社区的王建华,是这里的常客。在他的印象里,这两年,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单是跳交谊舞的就能多达百余人,场地跳不开,大家就在场边围观,轮换着上场跳。”火爆,并不仅仅局限于人多,“河岸舞厅”也在慢慢形成一张新的名片,“一提这儿,不少人都知道。”王建华说。

 

        然而,矛盾却伴随而来。“楼下传来的音乐声,让我失眠越来越严重了。”72岁的李秀娟,家住青后小区,与“河岸舞厅”一墙之隔,“我们这栋楼是距离这块健身广场最近的居民楼,是受影响最直接的住户。这两年来,我们和他们冲突不断,就是因为噪音问题。”

 

       “离不开这里”

 

        在王建华的印象里,“河岸舞厅”的存在有必然原因。王建华回忆,约二十年前,这个铺着方砖,穿插着儿童乐园的休闲广场,就成为了不少交谊舞爱好者们的据点。

 

        “当时,树还没有现在粗,但这边夏天凉快、空气通透,所以我们喜欢来这儿跳舞,那时候地上是青色方砖,为了跳舞鞋子磨得一两个月就得换一双。”王建华说,伴随着环城公园、护城河道修缮,这块不足篮球场大小的健身广场不仅换了地面,健身设施也愈发完善,“环境好了,自然而然地也就吸引了更多人。”

 

        环境好,是这里舞者们的共识,“这里交通便利,来跳舞还有热心老师带着学习,所以我舍不得离开。”64岁的崔英告诉记者,此前附近小区居民的投诉,她跟几个要好的“老姐妹”也商量过换个地方,但后来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就不了了之了,“跳舞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听觉也不是太灵敏,有时候确实存在音乐开得太大的问题。辖区民警或者是附近居民提醒,我们就小点声,还是想尽可能地留在这里。”

 

        “因为小广场的噪声问题,我们甚至想过搬家,但是孩子在附近上学,我们没办法。”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广场舞伴奏、活动噪声,让她在炎炎夏日里也不得不闭紧窗户。

 

        “我们一直都想着让他们离开这儿,再找个别的地方跳舞。但我们知道,我们和他们都离不开这儿。”李秀娟的老伴王战告诉记者,在此前的“小纠纷”中,他与楼下的一位跳舞的人起了口角,“我当时特别生气,但后来冷静下来,我想我们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场地,而在于如何消解噪声,和谐相处。”

 

         边跳边看分贝

 

        “有时候,我们前脚刚从小广场回来,后脚又接到投诉要去。”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天下第一泉景区派出所民警段悦田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关于“河岸舞厅”的噪声投诉激增,“这人一多,放伴奏的音量也就越大,对周围居民们的影响也就越大。”

 

        而思敏桥南侧的“河岸舞厅”,关于分贝则有着更直观的数据,广场北侧一立柱式的分贝检测仪引人注目。74岁的张新春告诉记者,作为“河岸舞厅”的“常驻民”,他们在日常跳舞播放音乐时,也会参考分贝仪上的数据,“毕竟声音太大了也会影响到他人,这一方面我们还是比较注意的。”

 

        记者了解到,面对分散、复杂的广场舞、交谊舞伴奏产生噪音的问题,天下第一泉景区派出所在接到投诉、日常巡查时,除了对“过噪”行为劝阻、预先提醒外,民警还联系各舞蹈队的领队,组建“广场舞微信群”,“我们会定期宣讲噪声污染知识,提醒市民在健身过程中降低分贝,营造良好的环境。”天下第一泉景区派出所所长辛赛告诉记者,伴随微信群建立的“居民随访团”也对辖区内的噪声监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居民们自发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效果还不错。”

 

       |  点击  |

 

      降噪“神器”化解矛盾

       “最近我们发现,那边传来的声音小多了。听说是安装了降噪音响,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王战告诉记者,楼下安装了降噪音响半月以来,他明显感觉“清静不少”。

 

        在“河岸舞厅”现场,记者看到了王战所说的“降噪音响”——智能分频定向声广场舞系统,这台设备是红白相间的立柱造型,高约2.5米,由遮雨板、定向音响、触摸式的声音控制器组合而成。

 

        天下第一泉景区派出所副所长成玉涛介绍,“这台设备采用的是定向声技术,定向覆盖区域内的人们可以清晰地听到音乐,定向覆盖角度外的区域音量则大大减弱,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固定了音响的音量,不得随意调整。这是我们治理生活噪声、环境噪声的尝试,设备大家免费用。就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

 

       “插上U盘,或是连接蓝牙就可以直接播放音乐,比原来方便多了。”张新春说,智能音响安装以来,她们舞蹈队就不再自带音响了,“虽然偶尔也会有人说,固定的音量稍微小了点,但我们基本上都还是比较认可的。”

 

        记者了解到,“降噪神器”启用后,天下第一泉景区派出所接到附近居民“广场舞过噪”投诉件减少了不少。民警段悦田告诉记者,“近一周来,我们仅在昨天接到了一次关于健身广场噪声的投诉。我们到场后,发现是因降噪音响无法正常使用,市民自带了音响。了解情况后,我们就及时地联系了厂商维修。”

 

       “如果都使用这个音响,我们与楼下小舞团的矛盾,算是解决了。”王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防治法》6月5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新噪音法”不仅明确了噪声污染内涵,也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在完善噪声标准体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人为噪声的防治,如明令禁止酒吧等商业场所噪声扰民、禁止机动车轰鸣“炸街”扰民、禁止广场舞噪声扰民等。可见,噪声治理在未来将有更明确的方向。

 

        “以前,一些舞蹈队还会打着‘喇叭就这么大’的由头,高分贝放歌。如今安装上智能降噪音响,就让我们从规范使用降噪音响开始,将我们的‘河岸舞厅’真正打造成为济南的一张文明名片。”王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