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晴1983年9月生于浙江宁波。法学学士,艺术学硕士。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师从郑晓华、王家新、余正等诸先生。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和名家邀请展等,论文《汉末前后书法史中政治与书法的纠结》入选全国第八届书学研讨会,并有多篇文化评论报道发表在《人民日报》、《美术观察》、《中国书法》等报刊杂志上。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社办公厅秘书。
第一次见远晴的字,便觉爽爽然有股清雅之气。近年,他时常把作品拿给我看,有临摹的,有创作的,无论大字小字,无论正书行草,气息清雅,笔墨可人,殊为难得。
远晴的书法学过二王、宋四家,近两年受于右任影响较大。世人都以为于髯公的草书独步近代,但我更认为于先生的碑派行书才是他的戛戛独造。远晴也主要吸取于先生这一脉的书风。和于先生的浑厚雄强所不同的是,远晴笔下的“于字”更多灵动和雅逸。这可能与人的性情、禀赋有关。书法中有反性格练习,即是寻找和自己性格对立的范本临习,如放旷的人可以临些精致的帖子,谨严的人不妨写点粗犷的碑文,会出现有趣的融合和化解。远晴便是一例。
字如其人,书亦为心画。一个人笔墨的气息清浊与否,与先天的禀赋有关,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学深思,所谓“化性起伪”。远晴喜欢读书、思考,涉猎广泛,也写了一些书法理论和文化评论方面的文章,有些还颇有见地。我读过几篇,字里行间有一股锐气和灵气。
我曾赠和远晴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书生幸有传灯力,且诵仲尼问子由”。在这里,我愿将这两句引为文尾,作为我对远晴的期许吧。
王家新(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