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人文壹周 > 正文

古城蝶变

2020-3-18 10:02:04 来源:山东商报

        坐落于城市各处的古建筑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包容其中,历经岁月而沧桑,留给后人翻阅,也让外地游客驻足品味。在济南这座千年古城中,见证城市风情、记录乡风民情的老城区维系着历史文脉的传承。

 

  3月1日,《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有了依据。对此,业内人士坦言,《保护条例》的施行正当其时,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仅要恢复老城的风貌,更重要的在于推动以人文传承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建设,打造济南的地域文化品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修复后的起凤桥街(本版图片由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提供)


  “绣花式保护”,还原老城历史风貌

 

  
  千年泉城,文脉流长。老城区内的街巷见证着城市从孕育到生长的全过程,维系着泉城的底蕴与文脉。无论从记录着岁月痕迹的斑驳城墙,抑或是储藏往日年华的陈旧屋檐里,都能寻觅到那些与泉城相关的记忆。

 

  近年来,对老城区的保护工作也在济南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去年11月,省政府批复《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三处历史文化街区。随后,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也在《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具体承担街区保护任务的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虎坦言,《保护条例》的发布正当其时。“此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着力点很多以空间拓展型的建设为主,整体上看,历史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渗透度比较低,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植入和深度挖掘不够多,出现了千城一面或一味仿古的现象,《保护条例》则为我们将更多历史人文要素植入和渗透到名城保护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其实,近年来,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一直在推进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对核心要素、文化遗产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我们已经征收了部分省级文物,此外对历史街巷实施了历史风貌恢复工程。”王虎介绍,中心在历史风貌恢复过程中秉承绣花式的保护理念,实施渐进式的保护。“很多硬件在保护过程中先修好样板院,然后对整条街实行渐进式的修复,这样符合老城成长的规律。老城里既要有红砖房,也要有民国的房子、清代的房子和建国后的房子,体现其时间和元素差异,让现代人感受到时代变化的时间之美。”

 

  去年,中心对起凤桥街立面、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在此过程中不仅对与传统风貌不符的建筑进行体量、颜色高度、风格上的整治,还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砖墙风格复原了青砖与红砖墙,在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对老街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恢复济南城市老街砖墙原有的历史韵味。

 

  一砖一瓦、一街一衢,老城区内的街巷里记录着泉城的底蕴。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历史风貌恢复工程维护着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自2018年以来,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先后实施了“状元墙”保护性维修,茶巷历史风貌再现,芙蓉街、芙蓉巷、涌泉胡同升级改造等泉水街巷风貌恢复工作,配合街巷立面风貌恢复,再现泉城古意与诗韵。历史街巷历史风貌的恢复不仅恢复了遗产要素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提高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助力泉·城文化景观申遗。

 

  聚焦文化生态建设
  

 

  对古城的保护利用远不止于复原旧风貌,更需要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传承。“过去对人文传承的保护关注度相对低一些,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人文传承在无声无息中走向了灭失。伴随着这些灭失,特别是非遗的灭失,一些历史的记忆可能在大众关注前就消失了。伴随《保护条例》的施行,人的要素和文明传承的要素也就此提上了日程。”王虎说,在强调保护历史遗存等硬件资产的同时,专门强调对人的要素和传承的保护是自己学习《保护条例》之后最大的感受。

 

  《保护条例》中的保护措施部分提到,“鼓励和支持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推动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传统手工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原住居民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在王虎看来,这些都为以人文传承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除了建设和风貌恢复要符合老城的规律,还必须有一帮能助推老城生长的人。历史遗存等硬件既要符合老城成长规律,城里的人也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生长的文化生态体系,让人的成长跟上城的发展。”王虎介绍,这就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前期调研后我们发现老城这边有玉谦旗袍等14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空间,可喜的是一批年轻人正在从事传统手工技艺,这是配合老城自然生长的。”王虎介绍,通过手工业的复兴恰恰能够把老城里原住民转化为发展要素。“传统手工业是一个生态链,它的生态复兴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获得感。对游客而言街区不仅是一个打卡空间,还能观看非遗人现场展示技艺,这种获得感是全方位的。”

 

  基于此,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所做的另一个工作就是以人文传承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建设。“非遗、文旅融合其实都是为了打造文化生态体系,体系建立了,老城才能自然生长。”王虎说。

 

  2018年9月,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正式挂牌成立。工作站围绕“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定位主线,全面辐射非遗项目,使明府城百花洲成为振兴传统工艺成果保护、展示、传承和交流、发布的窗口。除了非遗展示展演,工作站内还承接了非遗博览会、曲艺周等全国性非遗交流项目。疫情期间,工作站还组织省内及全国各地的非遗人线上直播,聚焦文化交流与传承,展现手艺人的匠心。“以城为依托带动整个生态体系,把各个领域的设计大师吸引过来,把文旅商的生态体系培育起来,老城的保护才能开拓更多未来空间。”王虎介绍。

 

  打造泉城地域文化品牌
  

 

  恢复老街历史风貌、聚焦于人推动文化生态建设,济南古城的保护与建设远不止于此。在王虎看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还需要打造地域文化品牌。“这些年一直在树立济南的地域品牌,但要把济南当地的文化人凝聚起来,关键是要恢复济南城的文化地位。”

 

  在老城区内,除了起凤桥街、芙蓉街等老街巷,还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也需要保护。位于将军庙街区的状元府和题壁堂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关于其的保护利用工作也在推进中。2018年,历下区住建局发布征收冻结通告明府城文保征收项目(一期)房屋征收范围,其中就有状元府地块和题壁堂地块。征收后,其中一方面的工作内容就是对现有文物进行抢险保护。

 

  状元府是清代状元陈冕的故居,题壁堂是清代山东最大的戏楼,对这两个文保单位的保护,目前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心正在按照文物保护的程序进行准备。

 

  此外,府学文庙南广场的保护利用也在规划设计中。此前,文庙西侧的茶巷景观提升项目和芙蓉街主街市政老石材铺装已完工,为与文庙历史建筑风貌相协调,历下区历史文化街区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了设计,进行文庙南广场和周边建筑景观提升及对新发掘历史古渠展示利用工程。对于新发掘出的历史泉渠做好保护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案,对新发现的老青石板路面进行原址保护,目前深化展示设计规划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下一步我们工作的保护理念是对发现的历史遗存应保尽保,继续传承好泉城历史文化,保护好泉水资源,讲好泉水故事,让历史文化成为老城名片。”王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