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隐秘着齐鲁文化

2020-7-16 11:08:55 来源:山东商报

  2020年高考告一段落,莘莘学子们将续写人生的新篇章。此前,高考试卷一经露面便成为广大网友热议的话题。记者发现,除了备受关注的作文命题,在语文试卷的其他题目及数学学科的试卷中也不乏文博、文史的相关内容,而这其中,透过题目本身也能窥见其中隐秘的齐鲁文化。不论是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历史人物所反映出的齐国历史,还是齐鲁大地上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都是齐鲁文化的体现。记者通过采访梳理,揭开高考卷中隐秘的齐鲁文化。◎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实习生 莫非

 

 

商代“压乞以众人”卜甲(左)商代“虹不惟年”卜骨(右)
 
 


  器物中隐秘的齐文化


  每年高考卷中的作文题目都备受关注,在今年高考语文十几套试卷的作文题目中,全国I卷通过历史故事评价历史人物的题目显得有些特别。作文题目还原了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故事,透过不同人物的角度展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历史。而这段故事背后不仅展现了三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出了齐国的历史与文化。


  南接泰山,东临海滨,泱泱齐风劲吹千年,海岱大陆博物新生。齐地土壤在千年之间孕育了丰富灿烂的齐文化。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悠悠岁月变迁,在临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镌刻着历史印记的文化遗产。荒台密集的宫殿建筑遗址、巧夺天工的故城排水道口、举世闻名的东周殉马坑、奕世相传的孔子闻韶处,无不是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除了现存的历史遗迹,近些年在考古工作中也有关于齐国历史的重大发现出土。“齐国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于东方的大国之一,但西周时期的齐国遗存发现甚少,高青陈庄西周早中期城址的发现和确认,无疑是一项突破,从此将揭开齐文化考古新的篇章,西周齐文化的面貌将逐渐丰富。”曾主持高青陈庄遗址考古发掘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高明奎介绍。


  高青陈庄遗址东南及南部的两个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出土了带铭文的青铜器,这些铭文还原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的是,青铜器上首次发现了带“齐公”二字的铭文。在东南部一座西周早期偏晚的墓葬M18中,出土了含“齐公”铭文的甗(yǎn)、卣(yǒu)等青铜礼器,通过青铜器上的铭文,墓主人的身份显而易见,遗址的性质也进一步推测得知。


  “根据铭文内容,墓主人和器物主人应为同一人,叫做‘豐’,这件器物是‘豐’为祭祀他祖父做的祭器,他祖父名‘甲’,是一位齐国的公,也由此判断墓主人、这组铜器的主人是齐公的孙子。青铜觥铭文‘豐肇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对其解读一般认为‘祖甲齐公’就是指名‘甲’的第一代齐公,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太公姜子牙,这样,‘豐’即是姜太公的孙子”。高明奎告诉记者,“在齐文化考古中,带‘齐公’铭文的青铜器这是首次发现。”


  根据铜器铭文,“齐公”铭文的发现将高青陈庄遗址与齐国进一步关联起来。“一是可以确认高青陈庄遗址是与齐国有关的一处小城址,或许就是齐国的一个邑;其二,墓主人是第一代齐公——姜太公的直系孙辈,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及贵族墓葬的发现则填补了齐文化考古这方面的空白。”高明奎介绍。

 

 

“引”青铜簋

 


  山东的甲骨文研究整理


  近年来,从“三星堆金面铜人头像”到“独孤信印”,从国内的“妇好”到国外的“维纳斯”,高考试卷中也不断出现与文博相关的内容。今年的高考除了数学卷中出现了古建筑天坛,2020年陕西高考语文的语言文字应用题就围绕古老文字甲骨文展开。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乃至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正如题目内容所讲,山东与甲骨文也有着不解之缘。


  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均为安阳殷墟早期出土品,跨越商代晚期200多年,文字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征伐、祭祀、生育、灾祸等众多方面,是商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山东博物馆甲骨项目组成员张媛介绍,天气和气候是与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商代人对天气和气象的占卜尤为重视,甲骨文中保存了不少关于风、云、雨、虹、雪的气象资料。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虹不惟年”卜骨就记录了商人对彩虹这种景观的占卜。卜辞内容为“庚寅卜,古贞:虹不惟年”。张媛告诉记者,“这组卜辞的意思为,庚寅这天贞人古卜问,彩虹这种天象不会影响到年成吧。卜辞中的‘虹’再现了殷商时代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们在认识自然、探求真谛方面所经历的漫长历程。”


  目前,海内外甲骨藏品约有16万片,山东博物馆内就有1.05万片。除却数量可观,山东博物馆在研究整理方面亦颇有成就。作为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收藏单位之一,山东博物馆近年来也在推进“山东博物馆珍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项目。


  2014年,由山东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开始启动,馆里同步成立甲骨项目组,通过编目、整理、墨拓、制作摹本、考释文字清晰呈现馆藏甲骨的内容,并制作甲骨来源表和著录表,最终计划编撰成《山东博物馆所藏殷墟甲骨》一书。

 

 

商代“妇妌娩嘉”卜骨


  甲骨文与齐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年的高考卷中所涉及到的齐文化与甲骨文也有着相关联系。从事齐文化研究的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李秀亮说,现在对齐文化的研究可能进入了一个查缺补漏的阶段,研究有很好的基础。“一是考古发掘成果越来越多,此外出土的新材料也很多。”


  所谓的新材料,除了简牍帛书上的文字,还包括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甲骨文等。除了安阳殷墟,在山东境内也曾通过考古发现甲骨。2003年,山东大学等单位在对济南大辛庄遗址的发掘中,在商代晚期的文化层中发现了甲骨文,这也是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


  此后,高青陈庄遗址中也发现了带卜辞的甲骨。“高青陈庄遗址位于齐地,其中出土的甲骨文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是周易的数字卦,但重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西周甲骨。”李秀亮介绍。


  特别的是,这两次齐鲁大地上出土的甲骨文都与齐文化紧密相关。李秀亮说,“在一个省份里既发现商代甲骨文又发现西周甲骨文的只有河南和山东。因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淄博和济南都属于后来的齐国地块,在齐地发现两次甲骨文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