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在“素描语文”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2020-9-16 9:07:51 来源:山东商报

        从教11年来,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的郝涛一直致力于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学习语文,偶然间的一次启发,使他提出了“素描语文”的理念,抓住课堂核心问题,通过话题交流,让学生逐步掌握整节课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诗词魅力,他创建了“诗语新说”专属课程,通过“读诗、写意、讲经”让学生的每堂课都能学有所获。◎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樊鹏莉

 

记者周里实习生郇志同摄



  提出“素描语文”理念
  一课一问,一课一得

 

  提到“素描语文”,郝涛说道:“这个概念其实源于课堂上的思考,也源于一本书的启发。”多年前,他就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学习语文,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呢?此后,一本《古诗素描》又带给了郝涛一些灵感。“其实素描就是用一种简洁、质朴的方式去表达,我就在想,能不能把这样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素描语文”的目标呢?郝涛提出了要“一课一问,一课一得”,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来推进课堂的发展,但郝涛却认为,将这些问题都聚焦到一个核心问题上来,关注语文学习的本质问题,通过学生话题交流,形成课堂推进流程,是更为高效的做法。郝涛说:“课堂交流围绕着课堂核心问题进行,如此一来,课堂的主线更加明显,学生也能更简单高效的掌握好一节课的知识。”

 

  除了每节课必有“一问”,在课堂话题交流中,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学习习惯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也就是“一得”,郝涛说:“每当我提出一个主要问题时,我都会观察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他们会通过抓取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文本内涵,这就是一种能力。”

 

  创建“诗语新说”专属课程
  形成18种古诗词背诵法
  

 

  源于对海量阅读理念的认同,郝涛又逐步创建了“诗语新说”专属课程。“我们学校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学校,所以在进行海量阅读课程建设的时候,我就选择了从古诗词入手。”郝涛说,专属课程中共有200首古诗词,其中,75首是课程标准中推荐的,125首是自己挑选的。学生们利用晨读等时间进行背诵时,郝涛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在有的学生看来,背诵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

 

  为了方便学生诵读记忆,郝涛又整理出了18种古诗词背诵法,“这些背诵方法并不需要讲究诗词的意蕴,只是为了方便记忆,比如,词语重复,对照图片等。”

 

  郝涛说,他的课堂有三个步骤:“读诗,写意,讲经。我会先让学生们去读诗,然后进行诗词意境写作,对教材中改写诗词这一写作要求进行强化训练,而讲经就是学生们借助笔记对诗人或者诗作进行研究成果的分享,让学生们成为了诗词专题的研究员。”

 

  除了对课堂步骤进行清晰整理,郝涛还在日常的备课进行了单元包的设计。单元包的设计以单元整合目标为引领,串联起多种语文要素:古诗、成语、名言、古文、群文等等。课堂上,进行延伸阅读深化主题。

 

  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变化
  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新时代学生

 

  2018年,郝涛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南朔”海量阅读工作室,并吸引了不少骨干教师的加入,工作室用“三个一”的系列活动进行研究,“例如,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通过不断的听课、课程汇报和交流海量阅读的做法,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也能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郝涛说道。

 

  郝涛担任班主任期间还曾自制家校沟通手册“连音桥”,他说:“我会给每一位学生写一段话,总结他近段时间的表现,让学生们将这个手册带回家,家长们也会给我反馈学生们的表现,表达他们的想法。学生们在当‘小小邮递员’的过程中,既能看到老师的态度,也能看到家长的反馈。”多年来,他为无数学生记录了千余张成长照片,近十万字的成长感言以及家长互通手记。即使现在已经不再担任班主任,郝涛还会经常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他说:“正如我们学校所期望的一样,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传统文化的积淀,成为承接民族传统的新时代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