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坚守岸边39年的“老黄河”愿做一块石,筑牢黄河大坝

2021-10-9 7:39:55 来源:山东商报

        连日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黄河发生大流量洪水过程,济南天桥区黄河泺口段河水流量不断攀升。9月29日,在黄河边驻守了39年的王生,接到紧急防汛任务,赶赴防汛一线,“我已经连着九天没回家了,来进行险工巡查我也没敢跟家里说。”58岁的王生说着,穿上救生衣,背起探摸杆,拿上安全绳,准备开始一日的巡坝任务。

 

        10月8日8时许,黄河泺口段防汛值班室内的实时监测大屏上显示流量达到了5100立方米每秒。王生指着堤坝前的水尺说:“二十多年了,我第一次见到水位涨得这么高。”面临这次突如其来的秋汛,王生和他的战友们守卫在一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见习记者 郑晓彤

 

       

王生探测根石是否有松动    本专题摄影  见习记者 郇志同

 

         驻守黄河岸边39年

 

        10月8日,济南当日最低气温12摄氏度。

 

        王生起了个大早,作为百里黄河风景区内泺口管理段的巡堤员,连日来的防汛工作,让他无心睡眠。自9月29日接到防汛任务起,黄河泺口管理全段就启动24小时不间断的黄河巡查工作,他说:“这几日,大家谁都不敢有半分松懈。”

 

        “九天没回家了,白班夜班轮着倒。”王生说,作为一名巡堤员,巡坝查险、观测河势水位是他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工作,“照常来说流量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巡查就要加密,最少两小时巡查一趟。”

 

        今年秋天冷得格外得早,王生打了个寒颤,又裹了裹身上的加绒皮衣,看着门口小跑着来的几个年轻人,王生脸上多了一丝欣慰。“这些都是我们巡坝的年轻力量。”他说,每次巡坝,一行四人,从巡坝到观测河势水位,一趟下来最少要一个小时。

 

        “河防在堤,守堤在人”是值班室里高高悬挂的一条标语。“走,一定要系好锁扣,别忘了拿安全绳。”临出发前,王生一遍又一遍地嘱咐着,他要保证每个人都穿戴好救生衣,带好工具,这是他的老师傅立下的规矩,不管是谁,巡坝的第一步都是要做好安全防护。

 

       “‘老黄河’细心又负责,跟他一起值班,安全感满满。”一位年轻的巡堤员说,“老黄河”是他们对王生的爱称。王生作为泺口段上工龄数一数二的职工,已经在黄河岸边工作了39年。

 

        在王生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执念,“做一个有始有终的负责任的黄河人。”

 

        王生的父辈和祖辈都是“黄河人”,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一生都奉献给了黄河,耳濡目染的他,自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没离开黄河,巡堤员是王生做过的“最贴近黄河的工作。”

 

王生带领年轻巡堤员巡逻

 

        一年磨坏十双鞋

 

        做一名巡堤员,最日常的工作是进行巡坝查险。

 

        在王生看来,这一趟有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探测根石”。根石是整个坝身安全稳定的基础。一般来说,高沙高速洪水会形成严重的冲刷,根石则会抵挡这种冲刷,从而保护险工险段的安全。而所谓的探测根石,则是指用探测杆检测险工险段河底的根石情况。

 

       “根石稳,大坝才能稳。”王生解释,通常来说,他们要下杆探根石的探测点,位于泺口险工14号坝的坝头处,这里是泺口段最狭窄的河道拐弯处,即为迎河而上之处,也是河流最为湍急,根石最易松动之处。

 

        沿着30号坝逆流而上,王生一行人从坝体的高处,巡护堤坝,劝阻临坝的游人。“安全是第一位的。”王生说,巡坝不只是坝体的安全,周围游人、行人的安全也至关重要。

 

        沿着坝体一处泄水台向下而行,错落的石板铺就的根石台远远望去还似平整的小路,真正踏足其上,就会觉得台面高低不平,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入石缝,“小心些,别扭了脚。”王生喊了一声前面走得快的巡堤员。

 

        “现在的路况还好些,倘若遇上冬季下雪或是雪后结冰,真的是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王生向记者表示,在他过去的巡堤岁月里,冬日巡堤算是最大的考验之一,“下了雪,根石台的石板被雪覆盖,你都不知道该走哪一步,若是没有木棍探路,崴脚便成了家常便饭。更可怕的是,一旦结了冰,在根石台上滑倒顶多是个皮肉伤,稍不留神滑到水里去就危险了。”

 

        “走在根石台上,再小心都不为过。”王生说,一段三千多米的巡堤路,他一日要走十几个来回,鞋被磨坏了一双又一双,“妻子总说,我这个工作废鞋,一年十双不为过。”

 

        一切如常,根石稳固

 

        抬眼向前走,临岸的根石台下便是湍急的黄河水,王生解释说,往年水位是距离根石台较远的,今年汛期流量大,洪峰迅猛,淹没了不少岸边的自生树。离开旱坝,根石台前水流稍急时,溅起的黄河水花会打湿根石台的石板。

 

        行至险工14号坝头前,一行人开始了下杆前的准备工作。探杆由三段短杆组合而成,长约三米,是探测根石的主要工具。这根能伸能缩的探杆,在王生手里能直接感受根石的松动与否。

 

        “安全绳的一头捆绑在我身上,另一端捆在后边的巡堤员身上。”王生指着一根三指宽的安全绳说,这是探石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一根几米长的安全绳,一头绑着将要下水探石的王生,一头绑住了岸上的巡堤员,绳索中间另外两名巡堤员紧紧拉住安全绳。

 

        捆住安全绳的锁扣再三检查后,大家抬起了头,凝视着王生的背影。王生踩着离水最近的根石台,乱石在经年的踩踏中变得平整光滑。不多一会,王生脚踩的临岸石块慢慢被水没过,“鞋湿了是常事。”王生说,冷倒不碍事,最希望一探杆下去知道最重要的结果。

 

        “一切如常,根石稳固。”王生话音落下,一行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巡堤还在继续。

 

        瞒着家里人来“值班”

 

         一来一回,日头高照,“太阳出来了,就暖和多了。”王生说。

 

         一行人赶回值班室,负责记录的巡堤员,打开了黄河水情日报,填写了巡堤记录表,并记录下了实时的水位。过去24小时的时间里,流量达到了5100立方米每秒。王生说,“国庆以来,这个数字似乎每天都在上涨。”

 

        有位年轻的女巡堤员给刚刚坐下的王生递了水,她说:“喝点水,‘老黄河’。”似乎大家对王生多了份格外的关心。“我今年3月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还在恢复期,大家也都很暖心,对我格外关照。”王生说,在接到防汛任务后,他跟家里人说段上人手不足,“我就坐在办公室里值班,哪里也不去。”这是善意的谎言。

 

        可真到了段上,王生又跟往常一样,巡堤查险。妻子是最担心不过的,通电话时,王生总是以一句“办公室值班,忙着呢”敷衍过去,他说,“其实家里人也都清楚,我这个脾气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觉得来了总该做些事情。”

 

        “按理说,都是我带过的兵,我也该放心,但我感觉总有哪里还没考虑全,就索性跟着他们来了,我也下了保证绝对不给他们添麻烦。”王生笑着说,趁自己身体还行,多跟这些年轻的巡堤员们交流交流,把他吃过的亏,摔过的跤都说一遍,让这些“接班人”能少走些弯路。

 

        临近中午十二点,几个巡堤员轮流着去吃了饭,“吃饭也赶时间。”王生说着,拿起了一根火腿肠,就着矿泉水吃了下去,又到巡查的点了,该上路了,“饭,可以晚点吃,巡查耽误不得。”

 

        愿做黄河岸边的一块石

 

        在百里黄河风景区,沿着黄河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路,是王生少走的宽敞大路。林荫下,石碓整齐地堆放成排,一座座形似小山丘的石碓,填满了方石垒成的石池。在不少游人眼里这些石碓显得规整但却突兀,但王生知道,这是防汛的重要物资,“它们叫做备防石,在稳固堤坝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旦遇险或根石冲失,这些备防石就会“大展拳脚”。

 

        “前几天,部分备防石已经被投放进黄河,来加固堤坝。”王生说,在我们眼里,段上的每一块备防石都有它的巨大作用,“防汛、固坝、回填”每一项都离不开备防石。

 

        这些年,走在黄河岸边,王生总会心生感触。黄河一年多汛,三四月份的春汛,五六月份的夏汛,九十月份的秋汛,十二月到次年三月的冬汛。每一汛都牵动着王生和每一位巡堤员的心。“不管怎么样,黄河在我们心里都是亲切的,它养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守护着她,她也反哺着我们。”王生说,巡堤员这份说起来危险又枯燥的工作,在他心里却守卫着堤坝后无数的临河百姓,是冲在“前面的人”。

 

        监控室内,多功能可视化观测系统前几个年轻的面孔正低头记录着什么,“年轻的巡堤员里,不乏女同志,她们也挑起了大梁,作为新一代的‘黄河人’,她们能吃苦,肯下功夫,带着比我们前人更为先进的设备走在守卫黄河的路上。”王生说:“别人常问我,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我会怎么选,我说我愿做一块石头,守在黄河边,固牢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