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施行 多角度、全方位为非遗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2021-12-11 9:30:23 来源:山东商报

       大河滔滔,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最后经山东汇入渤海。其中,伴随黄河奔流的还有无数非遗瑰宝。为更好地保护沿河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青海省发布《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2月1日起执行。随着《条例》施行,在青海经营藏绣、唐卡等非遗项目产品的仁青卓玛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条例》保障下,相信我们非遗项目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在仁青卓玛带领下,公司员工从事藏族服饰、藏绣等非遗项目的制作(受访者供图)


       保护文化遗产利在千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将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颁布相关条例,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力度。今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对非遗保护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并在保护传承体系的健全、保护传承水平及传播普及力度的提高等方面做出针对性指导,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非遗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出台“非遗传承保护条例”,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例如,此次施行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而成,并明确目的在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际操作层面,《条例》也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同时以“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为原则。

 

       焕活传统非遗生机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得到多方重视,并催生出许多新措施、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呈现出诸多亮点,在注重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也注重其经济价值的转化,以品牌为基础打造特色产品,为相关工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条例》明确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开发青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唐卡、格萨尔、花儿等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此外,《条例》还提出相关部门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支持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为进一步焕活非遗生机,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明确并具有实际意义的保障。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方面,《条例》也采取多方面措施,形成立体式环绕包围,进一步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非遗企业提供切实保障

 

       青海拥有广袤无垠的高原草地,多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以草原文化为基础,以外来优秀文化为滋养的文化底蕴,保留了许多独具风格的文化遗产。尖扎达顿宴、青海“花儿”、河湟剪纸……勤劳智慧的青海人民创造出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


       34岁的仁青卓玛居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今年是她创业的第6年。她成立的青海阿姐珠姆文化旅游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制作和销售藏绣、藏族服饰、唐卡等非遗项目产品为主,目前公司中有5位非遗传承人,“今年我们又申请了一批,如果成功的话将会达到13位。”


       除了在青海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方面表现亮眼,仁青卓玛和她的非遗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颇有建树。“我们先后建立了6个阿姐珠姆合作工坊,累计培训1500人,辐射带动1200人就业。以公司的形式接受产品订单,随后根据产品需求,派发给接受培训的个人,使其实现在家就业。”仁青卓玛介绍。


       事实上,如何实现非遗产品的创造性转化一直是仁青卓玛思考和实践的方向。为此,她创立了“阿姐珠姆”品牌,让非遗产品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阿姐珠姆在藏语中为牧羊女的含义,我希望借此可以为牧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仁青卓玛表示,在她的创业过程中,当地政府、妇联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新《条例》实施的消息我们都知道了,我相信在各项政策、制度的保障下,我们的非遗项目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