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 风雅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明人的风雅

2021-3-15 14:39:57 来源:山东商报

        人生几多诗意,不过诗酒茶花。寄情山水的文人,或悠游林下,独步闲行;或与友相伴,醉酒花间。诸般“闲事”,构成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生活日常。在中国古代,明代文人是懂得生活情调的典范,其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皆成风雅之韵。

 

        值“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展览在山东博物馆展出之际,3月10日,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汪为新,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尼山书院秘书长李西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韩源泉,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臧文涛,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于秋伟,溪山清远执行董事柳永波,日本未生流花道教授金文军相聚展厅,共话“明人的风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沉浸式还原明代生活场景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随着山东博物馆“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展览展出,明代文人闲雅的生活方式被勾勒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风雅之间彰显着中华文化简达、清高、旷远的审美品格。

 

        从以文物为主的展览到以场景还原为主的沉浸式展览,“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展览是山东博物馆策展的全新尝试。“年前我们馆推出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服饰,但因其平面化的特点,让观众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吃力。”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于秋伟介绍,如果把明代的生活场景复原出来,我们可以感受到明人在展厅这一空间里生活的场景,加上穿着汉服的观众行走在其间,便可以恍然回到那个时代,感受到更加浓郁的氛围。

 

        基于此,展览主题聚焦还原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展陈以明代家具为主,加上馆藏的一些瓷器、字画包括古琴之类的文物作为辅助,共同营造明代文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于秋伟说,当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风雅之气逐渐回归到了生活中,成为老百姓日常常有的形态,通过这个展览倡导这种生活方式也是恰如其分的。

 

         在中国古代,明代文人是懂得生活情调的典范。琴、棋、书、画、茶、酒、花、香,这些日常间聊以自娱的“闲事”,都被明代文人赋予了风雅之韵。“展厅里设立了琴棋书画茶酒花香八个功能区域,营造园林这一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溪山清远执行董事柳永波介绍,“园林中有一句话叫‘隔则深,敞则浅’,透过这个空间可以看到另一个空间,通过展览的呈现让观众感受明代文人的生活。”

 

 

        日常生活尽显风雅

 

 

        作为器物的明式家具,实则也为明代文人的一方天地。一张案几、一堂家具,一座园林,皆承载着风雅之韵、书香之气。从展览中展出的家具也不难勾勒出一幅明代文人的闲情逸致生活图景。“中国在宋代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家具基本也已成型。明代文人把家具做得更加精细,把榫卯结构研究得非常精细,完全脱离了以前大框架结构,研究得更加具有文人气息。”柳永波说。

 

        除了家具,明代在中国绘画史上也颇有成就。“明代诞生了很多画家,这批画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子。明代诞生的美学都是来自于宋人又区别于宋人,但在明代以后又成为独立的对绘画的认定,产生了一些独立的画家。”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汪为新说。

 

        历史上,就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言,明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明代从家具里边递生出来的居室文化、书斋文化、园林文化甚至闺阁文化,都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时代。”汪为新介绍,明代生产的宣纸和墨较其他时代也有其特色。“明代以后才产生的生宣,在墨的生产方面,明代产生了区别于宋代和清代的墨。明代的整个文风,尤其是器物跟文人之间的介入关系在历史上都非常特殊。”

 

       “居无石不雅,室无花不幽。”插花艺术与空间美学的交融营造出的便是清雅之境。在明代,插花也是文人的一大雅兴。“明朝时,插花的整个理论体系已经构建起来了。”日本未生流花道教授金文军介绍,明代袁宏道所著的《瓶史》对插花的理论体系起到了构建作用,宏道流派传到日本影响深远。“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插花艺术也逐渐融入到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在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臧文涛看来,宋代和明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两个高峰,但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会逐渐流于琐屑。一旦整个社会陷于细节,必然会向阴柔纤弱的方向发展。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这个道理。宋明盛期那种简洁朴素,致广大与尽精微融为一体,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富庶生活成就风雅之韵

 

 

       “仓廪实而知礼节”,风雅的生活总是建立在富庶的生活水平之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韩源泉谈到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风尚的影响和改变,随着生产力、生产科技的迅速提高,明代粮食富足,对外贸易繁荣,民间财富积累很快。“当生产力提高,能够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时,说明这个社会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

 

        “正是由于明代的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文化也要随之提升,追求风雅成为了挡不住的趋势。”韩源泉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和审美会有所提升,各方面需求会越来越大。由此,在明代,风雅成为了文人引领、富人追随的生活方式。

 

       “明代风雅是由文人引领的,文人在当时代表着最高的见识。文人先玩字画,富人富起来后也模仿文人阶层玩收藏和字画,但文人一直在笼罩着,这也跟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相关。”韩源泉说,“明代文人玩风雅是发自内心的,富人附庸风雅也是好的。炫文总比炫富好,雅豪总比土豪强。当然炫总是以财富为支撑的,可是整体格调是有区别的。就像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到的《湖心亭看雪》,风雅是明代文人生活的一种自觉和常态。”

 

       “雪月风花闲讽咏,溪云水竹自遨游。”明代文人追求风雅的风尚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当时读书、识字的人非常多,科举考试的路就非常窄,好多人考不上,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来谋生。”山东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尼山书院秘书长李西宁说,比如可以做器物、书画,由此有了更多的空间,也使得做物的水平和审美也提高了。“文人把这种事当作一种享受和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回归传统,关照当代生活

 

 

        风雅之间,尽显恬静。“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展览生动立体地向观众呈现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让观众在领略古人“慢生活”乐趣的同时,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化回归和传承的思考,并对当下引导公众践行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所助益。
在专家们看来,依托展览展陈所呈现的生活方式回归传统,关照当代生活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古人的风雅也是后人的文化生活的参照,是今天的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生活过美过优雅,也是当代人从古人那里应该学习的东西。当然要健康积极的风雅,而不是骄奢淫逸的堕落。这个是要区别的。”韩源泉说。

 

        在当下茶艺、茶道盛行的基础上,风雅也可以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尼山书院琴、棋、射礼、雕版印刷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风雅的普及,经过几年来大家的推进,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讲座一开就有很多观众参与。”李西宁介绍,通过文化场馆的推广,大家慢慢地就会了解这种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向往都是一件好事。

 

        基于目前“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展览的良好效果,山东博物馆也计划继续推出沉浸式展览。“我们现在正策划一个考古主题的展览,也设想在策划展览时结合‘网红元素’营造一些观众喜欢的氛围。”于秋伟介绍,以前博物馆做展览主要以文物展示为主,解释文物的时代背景和制作工艺。“这种场景式的展览对观众可能更有吸引力,真正做到让观众观展时能回到那个时代,提炼时代精神,把观众看不到的生活呈现出来,打造沉浸式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