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我国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显著成绩,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不平凡之年书写了非凡答卷。“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在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二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走出了一条令世人惊叹的V形曲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2020年,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4%、1.6%、9.8%。
| 关注 |
居民收入消费
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869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2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0294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长2.8%。
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为29.2%,农村为32.7%。
社会保障
2020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244万人,增加97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101万人,增加69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423万人,增加149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6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689万人,增加1147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770万人,增加129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934万人,增加31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546万人,增加2129万人。年末全国共有805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62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47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341万人次。全年资助89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直接救助7300万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37万人。
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3.8万个,儿童服务机构735个。社会服务床位850.9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23.8万张,儿童服务床位9.8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9万个,社区服务站39.3万个。◎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