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谦逊温润,文人相重的典范

2021-3-28 7:56:23 来源:山东商报

        2021年1月22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原副会长蒋心焕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省中医院逝世,享年88岁。蒋心焕毕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对中国小说理论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和现代散文等课题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蒋心焕教授去世后,学界深表哀悼,其学生们更是深念师恩,不忘恩师。清明节临近,昨日,蒋心焕教授追思会在山东福寿园举行。◎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蒋心焕教授追思会现场

 

       中国现代文学资深学者

 

 

        蒋心焕,江苏南通人,1933年12月12日出生。1954年考取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2月至1962年7月在武汉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师从著名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刘绶松教授。1962年7月起先后担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1980年晋升副教授,1985年开始招收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晋升教授,1999年1月退休。

 

        蒋心焕一生著述等身,成就卓著。主要著作和主编教材有《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沉思》《中国现代文学简明辞典》《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参加组织并担任主要撰稿人的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中国现代小说史》(1984)等。此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等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五四”新小说理论和近代小说理论关系琐议》《从一个窗口看田仲济先生》《“海派”散文与文化市场》等论文影响深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和山东省教育厅优秀著作奖、优秀论文奖。

 

        在教学第一线,蒋心焕默默奉献40余年,为学生们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鲁迅作品选讲、中国现代小说史等课程。数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传达的准确性。学生多达数万名,遍布海内外。

 

        南京大学朱寿桐教授评价蒋心焕教授“将现代文学研究作为他终生的事业,视治学为求真求朴、寻求人生理想境界的过程。”

 

        据蒋心焕教授治丧小组消息,2021年1月22日1时14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原副会长蒋心焕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省中医院东院逝世,享年88岁。

 

        蒋心焕去世后,学界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和慰问。山东大学文学院致唁电:“蒋先生是我国现当代学科的资深学者,在鲁迅研究、茅盾研究和中国现代小说史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多年来,蒋先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为后辈学人做出表率。蒋先生的逝世是学界和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追忆师恩,桃李满天下

 

 

        蒋心焕不仅学术成果显著,且桃李满天下。蒋心焕去世,其学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魏建和翟德耀分别撰写挽联:“敬老师敬学术不敬功名利禄谱写人生佳话,爱学生爱教育只爱道德文章哺育桃李满园。”“学高为师探幽发微文章立言著述重创新,身正成范春风化雨道德育人桃李满天下。”

 

        昨日追思会上,从各地赶来的学生们纷纷发言追忆恩师。特意从烟台来到追思会现场的95级学生马全应表示,和老师与其说是“师生”,不如说是“父子”更为恰当,“我说两件生活中的小事。因为我毕业后去外地工作,不常来济南,但只要来济南出差,我都会趁午休时间去老师家探望他和师母。有时候上午开会太累,我就和师母说,我在沙发上睡一会儿,时间到了您叫我。因为在老师家,就和我自己家是一样的。此外,2003年,我的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时,我收到了师母特意从济南寄来的两件裙子。我特别感动,因为我在外地工作,没有时常陪在老师身边,但可能连我都不会想到的事情,老师都记在心里。”

 

        同样,90级学生史振伟也表示,恩师一生温润如玉、谦逊有礼,桃李满天下,“老师不会因为他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就让我们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他因材施教,平等待人,他是我们这一辈子都难以遇到的好恩师,我们会永远铭记。”

 

        2020年教师节之际,蒋心焕指导过的20多位研究生曾制作一本精美画册《老师,您好!》送给恩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于1985年跟随蒋心焕攻读硕士研究生。他撰文回忆:“一位师弟建议、策划并监制制作一本精美的画册:水晶材质的封面,除蒋老师的介绍和照片外,每一页都是蒋老师与他的一位研究生弟子的合影,和这位弟子为蒋老师写的短文,文字间跃动着一颗颗感恩的心。不到十天,画册做成,题名《老师,您好!》,赶在教师节前送到蒋老师手中。从那刻起,反复欣赏这本画册,成了蒋老师在病床上每天的‘功课’。”

 

        昨日,魏建学生乔雨菲作为蒋心焕再传弟子发言。他表示,自己进入山师后第一次去蒋老师家拜访,看到他家墙上涂着很多乱线条后很疑惑,“蒋老师说,因为自己的学生们工作忙,就把孩子寄托在他这里。小孩子调皮就在墙上乱画。他告诉我,没事,都是小孩子嘛。蒋老师有很多学生,他的学生又有很多学生,我相信我们会一代代地一直把蒋老师的精神传递下去。”

 

 

       |  点击  |

 

 

        文人相重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福寿园蒋心焕墓地不远处,安眠着另一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学者,也是蒋心焕同事兼好友的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朱德发。

 

         昨日,谈起蒋心焕与朱德发的关系时,魏建表示:“两位老师几乎同龄,最初在山师工作时,蒋老师的职称和学科地位都比朱老师高。1985年,我到山师读硕士研究生,蒋老师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朱老师刚被任命为教研室副主任,是讲师。两位老师很特别,蒋老师生长在江苏南通城里,生活富裕,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好学校;朱老师生长于山东蓬莱乡下,断断续续读完高小,27岁以前所到最远的地方是县城。蒋老师本科毕业后,得到了田仲济教授的指导,还到武汉大学学习两年半;朱老师始终没有学业上的导师,也没有给任何老师当过助教。蒋老师开始学术研究的时候,朱老师刚上大学,学术起步晚了十几年。如此说来,蒋老师似乎更应该成功,因为朱老师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今天将两位老师作比,是要告诉大家,人生的路上充满变数,每一步都有N种可能。谁也不知道,迈出这一步的每一种可能,与后面第N步的N种可能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存在。朱老师的低位逆袭,尤其是晚年的学术‘逆生长’,只能是朱德发式的;蒋老师的特点,总是让人联想到蒋心焕式的‘温良恭俭让’,是他独特的‘命’和‘运’造就的。”

 

        “我曾以为‘温良恭俭让’是很多优秀人物的品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见的人多了,才发现这品德是极为稀缺的。因为这一特点,蒋老师的个性隐而不彰,更多体现在生活细节中。比如,别人说话时,他总是认真倾听,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无论是著名学者还是普通学生……所有这类生活细节透露出他骨子里对他人的尊重。”随后,魏建补充道,提到与朱德发的关系,蒋心焕跟很多人打过这样的比方,“‘朱德发是一朵大红花,我就是绿叶。’当年,田仲济先生在学科和学会当红花的时候,蒋老师是绿叶。后来,冯光廉老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他还是绿叶。……世上绿叶多,红花少。想做红花的多,愿当绿叶的少,一辈子甘当绿叶并拥戴别人当红花的更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