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王玉珏:为困境中的人寻找亮光和出口

2021-7-31 10:55:09 来源:山东商报

        在今年第30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期间,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指导,济南市文联、济南出版社主办,济南市作协承办的济南“海右文学”精品图书展开展,吸引了广大市民关注。为更好地展示济南市作家形象,推介济南市文学精品图书,济南市作协与“领读”周刊联合推出济南作家访谈系列,对济南作家予以推介。

 

 

        济南作家王玉珏多年来在《中国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逾百万字,著有小说《游与岸》《恐高》《假面先锋》等。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有超越题材界限的广阔性,反思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命运的变迁。作品风格明晰、极富特色,长于展示人性的幽深与婉转。

 

       文学是与世界相处的姿态

 

       《恐高》是精选了王玉珏11篇中短篇小说的作品集,作品从多角度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正面回应时代叩问,并在叙事结构、心理呈现等方面进行探索。


       “‘恐高’作为一种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凸显的是人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是敌对关系,这种紧张和敌对带有一定普遍性,不管身在高处或低处,都会身陷其中。”虽然略显无奈,但这却是生活的真相。王玉珏认为,小说的功能和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触及生活真相,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更关注“人”本身,特别是身处现实和精神双重重压下的人。其实,他的《敲门》《莲花与刀》等作品,同样也是在书写“人”的本身,写人的忧惧、苦楚和不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极端、持续的不如意,有时候反而会激发出人精神深处的高蹈和诗意。”王玉珏所寻求和关注的,就是这些触底反弹的时刻。他表示,作家应该是心怀善意的人,这种善意不是简单地稀释苦难、通融绝境,而是为身处绝境的人找到亮光和出口。


       在王玉珏看来,写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它是作者用写作这种方式呈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作家的生活而言,写作是一个巨大的前提,是辐射、照耀的能力,能够让日常琐事变得熠熠生辉,让悲欢福难长出独一无二的影子。“对我个人来说,文学或者写作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找到了与环境、与日常相处的一种方式。文学既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我作为个体与世界相处的一种姿态。”王玉珏说。

 

       “需要”写作比作品更重要

 

       济南这座城市为王玉珏提供了许多创作元素,八一立交桥、经十路……这些熟悉的名称常见于他的小说中。王玉珏说:“我创作的素材基本上都来源于自己周围的生活,但它仅仅也就是素材而已。”把一些地名、建筑名直接用到小说中,也表现出王玉珏对这座城市的喜爱。济南是非常典型的北方城市,它偏沉稳、内敛,有烟火气、遍布人情世故,“我们书写一座城市,当然会写到地域特征、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但更为主要的,还是对其气质的书写。”


       在王玉珏看来,作家的阅历和视野十分重要,写作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的一种角逐与较量。如果作家阅历不够,在写作时就无法对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也就没有了虚构和代入的能力。所以文学意义上的虚构,不完全依靠想象力,更多还要靠作家对生活和人性真相的深刻洞察。


       王玉珏认为,好的小说一定要有辨识度,即便作品不署名,读者也能通过文字看出作品出自何家。许多评论家认为,形成特定写作风格是对作家的禁锢和局限,但现实中却鲜有作家敢于在作品中消灭自己的风格。以往人们在对小说好坏进行判断时,更看重作家怎样写故事;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关注写作内容,好的小说要致力于提供新鲜的、异质的生命体验。因此,最理想的写作状态,就是“需要”两字。“作家需要写作,就像病人需要服药,这样才能与文学相处的更加紧密。对我来说,需要写作这件事,远比作品本身更为重要。”

 

       ◎本组撰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实习生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