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 医疗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山东20余万人加入中华骨髓库 实现造干捐献1023例

2021-8-10 12:49:54 来源:山东商报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中建八局二公司树兰(济南)国际医院项目技术主管张红显说。8月4日,这名1997年出生的小伙子完成6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成功完成捐献。作为济南市第1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为生命接力。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准备捐献,而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在加入这个队伍,以自己的力量为生命接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志愿者张红显进行造干采集

 

  预备6年,等来呼救信号

 

  “只希望我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能让世界少一些被病痛折磨的呻吟,让死亡线上的生命能够获得新生,让阳光下多一些奔跑的身影。”回想起6年前自己的捐献初心,张红显感言。


  2015年11月,刚满18岁的张红显在人生第一次献血时,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


  时隔6年,张红显已参加工作。7月份,正在施工的张红显接到济南红十字会电话,他在中华骨髓库的数据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这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接到求助信息的同时,张红显所在施工项目,正在开展劳动竞赛,施工生产任务繁重。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救人要紧。“虽然我不知道受捐人是谁,长什么样,甚至不知道年龄、性别,但我知道我的血从此在另一个生命里流淌,哪怕再大的风雨,我也要把生的希望及时送到。”张红显说。

 

  多种身份,一种坚守

 

  此前,捐献志愿者赵冰洋也成功完成捐献,成为济南市第115例、章丘区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实习护士、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四种不同身份的背后,是他不变的对生命的热爱与坚守。


  服役期间,在一次周末外出时,赵冰洋请假去了最近的献血站,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这也是他之前一直想做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在献血的过程中,赵冰洋听工作人员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事宜,于是签下了志愿书。


  在退役复学上课后的某一天,赵冰洋接到了一个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了。“就是那一个陌生的电话,让我和在偌大中国一角的患者有了生死的联系。”赵冰洋说,在经过一系列了解,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后,便同意了这次捐献。在红十字会人员的陪同下,赵冰洋成功通过各项检查,直到在济南成功完成捐献,成为济南市第115例、章丘区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爱心接力,“生命种子”在传递

 

  记者了解到,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很低,即使配型成功后,捐献者、受捐者当时的身体情况等也可能影响最后移植,比如捐献者体检不达标,个别志愿者悔捐或失联也是原因之一。但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近年来加入造干捐献和宣传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8月6日,日照市莒县安庄镇初级中学教师贺文龙以及来自青岛平度的90后年轻妈妈战萌萌启程赴济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准备。记者了解到,35岁的贺文龙是安庄镇初级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也是一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前不久,他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在红十字会询问他的捐献志愿时,贺文龙毫不犹豫地说愿意捐献。作为安庄镇初级中学的一名班主任,贺文龙时常教育学生要心存善念、助人为乐,而今天,贺文龙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们上了宝贵的一课。 对于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贺文龙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亿万人中能和患者配对成功,能够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是值得的。”


  “从来没有想过,当年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今天能够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1990年出生的战萌萌家住平度市同和街道,2016年参加无偿献血时,她在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动员下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留样。留样后,战萌萌很快收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告知她与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初配吻合,随后战萌萌进行了高分辨采样,但是此后一直没有后续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进展的通知。“我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对方能勇敢战胜病魔,只要他需要,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去救他。” 今年5月,捐献流程再次启动,战萌萌接到通知时激动地说:“这一刻我盼了很久,我愿意给他(她)送去生的希望。”


  热血齐鲁,大爱一直在传递。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血样采集入库20.45万人份,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实现捐献1023例,位居全国第二;全国唯一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异地容灾备份数据中心项目也在山东建成并投入使用。造血干细胞捐献已经成为展示山东形象的重要品牌和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