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新闻周刊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走进“遗嘱世界”的年轻人

2021-9-20 8:32:18 来源:山东商报

        9月2日,在中华遗嘱库长沙服务中心,25岁的湖南大学博士生邹先生,通过设立遗嘱慈善信托,将在自己身后捐出全部存款给糖尿病公益机构。一时间,年轻人设立遗嘱这一相关话题又重回大众视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对外服务,正式面向市民提供专业遗嘱服务,济南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悦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多位市民进行咨询。根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年度),截至到2020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53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倩

 

        年轻人的生死观

 

        今年8月,阿峰连续工作了一个月,每天深夜都在和图纸“纠缠不清”,作为一个九零后男孩,阿峰“熬着最晚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在亲朋好友眼中,阿峰是一个出息的孩子,毕业后去国外工作,拿着优厚的薪水。

 

        但在异国他乡,阿峰觉得很孤独,无休止的工作,他觉得自己像一个“陀螺”,一直转来转去。前段日子,听说小学同学意外离世,他感觉到了一阵没来由又若有若无的胸闷心悸。阿峰翻阅了大量的新闻,他告诉记者,他“用加班赌明天”的想法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近些年,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阿峰觉得,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说,还没有来得及跟这个世界告别。他第一次产生写遗嘱的想法,“我不忌讳,我只是想预防哪怕百万分之一的可能。”

 

        根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年度),截至到2020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53人。数据显示,2017年立遗嘱的人群中,出现1999年出生的市民前来订立保管遗嘱,是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90后人群中最年轻的一位。

 

        不过,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主要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立遗嘱,是因为惧怕死亡吗?”在知乎这一话题下,一位网友回复道:“不是惧怕死亡,怕的是死得不明不白。”

 

        吴悦告诉记者,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接待了许多前来咨询遗嘱内容的市民。传统观念中,立遗嘱似乎总是要在弥留之际才谈到的话题,如今,在面对遗嘱这一话题时,网友们已不再“讳莫如深”。

 

        微信遗嘱受青睐

 

        2019年年末,一则新闻登上热搜,在中华遗嘱库上海登记中心,1992年出生的一名女孩在遗嘱中写道,若自己去世后,将自己的一套房产留给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我希望如果我发生意外,她能够去我爸妈家看看他们。”女孩说,父母并不缺钱也不缺房子,但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如果她发生什么意外,父母最缺的就是关爱。

 

        网友们态度不一,有人觉得女孩此举有欠考虑,有人为女孩的行为感动。知乎上,一位网友表示,父母爱子女,子女同样爱父母,“如果一不小心自己先离开,也算是让父母临终能有金钱上的支持和关怀。”

 

        阿香是一名90后女孩,在家乡的小县城工作,因为个人原因,有些话难以启齿,她曾在深夜中手写下一份遗嘱,她笑着告诉记者,因为字迹难看,她还反反复复抄了两遍。“我没什么遗产,甚至是入不敷出的状态。”阿香说,但她很想跟父母说几句平时难以启齿的话,但想来想去,一张轻薄的纸,似乎放在哪里都不合适,她怕被发现,“那岂不是社会性死亡”,阿香说,第二天上班时,她拿着碎纸片扔进了离家一段距离的垃圾桶中。

 

        年轻人留遗嘱的原因似乎五花八门,阿香说,她和朋友探讨过这个话题,遗书,有时只是一种载体,承载的是他们未尽的嘱托和未言明的感情。

 

         记者了解到,中华遗嘱库在提供遗嘱服务之外,还与多家机构合作推出了幸福留言、情感录像等服务。其中,幸福留言卡可以帮助市民将家风家训、人生回忆、叮咛嘱托,通过“慢递”的方式传递给家人。

 

        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市民无法出门办理遗嘱,因此选择了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近7万份微信遗嘱。不过,微信遗嘱主要是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遗嘱。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所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表白的,也有向闺蜜好友倾诉的,或是向父母倾诉等。

 

        可提供遗嘱信托

 

        9月9日,吴悦和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的义工来到市中区一家党群服务中心为老人做公益讲座。在现场,中华遗嘱库的义工用几个简洁生动的故事给老人们作例子,一边普及遗嘱的重要性,一边为老人科普法律知识。谈到遗嘱问题,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虽没有立遗嘱,但并不抗拒该话题。

 

        根据公开资料,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为28.4万多人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20万余份遗嘱。

 

        9月初,记者来到中华遗嘱库济南服务中心看到,有市民正在此处做设立遗嘱的相关咨询。吴悦介绍,中华遗嘱库为年满六十周岁,资产不超过一套房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服务。

 

        目前,中华遗嘱库采用专业的登记流程软件,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和密封保管等方式对遗嘱进行严格保管,必要时还可以附加律师见证,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遗嘱登记保管后,遗嘱订立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修改和更新。

 

         2021年1月1日,新《民法典》开始执行,关于遗嘱的新规定包括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年度)提到,“正常情况下,继承人在遗嘱人去世后,会一次性继承财产,继承人继承财产后,可以自由处分所得遗产,然而,继承人处分财产的方式和效果,有可能并非遗嘱人所愿。因此,遗嘱人可以通过设立遗嘱信托,指定受益人以及继承财产的范围、周期等条件,并且可以设定在受益人不同的人生阶段,获得相应的财产以确保遗产按照遗嘱人的意愿持续使用,使受益人在不同的阶段,能够持续获得物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