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山东新闻网
读我网 > 首页 > 周刊 > 商势力 > 正文

秦池:酒厂卖酒精

2011-12-14 08:06:00 来源:山东商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如今的秦池酒厂并没有销声匿迹,仍然在生产秦池牌各类白酒,只是规模已萎缩成一家县级酒厂,销售额在1亿元上下,与山东多数县级酒厂并无二致。酒精年产能力为3.5万吨,蛋白饲料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

  秦池酒厂大门口 记者 陈川 摄

  “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铗高歌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吴晓波在《大败局》中写道。

  寻找秦池,是本报记者12月10日临朐之行的主要任务,因为这个传说离开人们的感官太久,尽管它曾经“君临巅峰”。如今,秦池重新回归了一个县级酒厂的“本色”,尽管仍然出品秦池酒,但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将工业酒精的产能从3.5万吨提高到5万吨。如今的秦池,首先是个工业酒精产地,其次是一家老牌鲁酒厂。

  “媒体恐惧症”不减

  12月10日,在临朐秦池路秦池酒厂的传达室里,对于记者采访,总裁办和综合办玩起了“踢皮球”,望着三十米外的办公楼,却不能近身半步。通过传达室的一部内线电话,记者与两大办公室交涉了几个回合后,一位自称是“新来的”员工表示:“所有领导都不在厂里。”但他答应请示一下厂里的纪检书记魏学峰。

  半小时后,这位“新”员工送来回信:“能否接受采访归县委宣传部直接管理,酒厂无权答复。”记者反复拨打了临朐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的手机,均无人接听。

  从1996年的标王事件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5年时间,从山东第一大酒厂到因为“勾兑事件”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当年一则“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新闻成为秦池由盛转衰的关键。如今的秦池酒厂并没有销声匿迹,仍然在生产秦池牌各类白酒,只是规模已萎缩成一家县级酒厂,销售额在1亿元上下,与山东多数县级酒厂并无二致。

  在记者逗留在酒厂大门外的几个小时里,不断有装满白酒的货车驶出酒厂。门卫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临近,近期出货量比较大,“在临朐,秦池占有30%的中低端市场没有问题。”

  而在临朐县城,秦池的户外广告也不少见,只是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被“秦池:历练成熟之美”所取代。

  

  曾经差点破产

  在临朐县秦池路上,一家秦池酒批发店的女营业员告诉记者,当年秦池最鼎盛的时候,排队拉酒的车能从厂门口一直排到309国道,“这条路就是那时候修的,秦池拿了几百万,命名为‘秦池路’。”

  然而,这样的好光景却仅有一年,1998年,声名狼藉后的秦池销量滑至3亿元,曾喊出“每天开出一辆桑塔纳,赚回一辆奥迪”的秦池经营厂长姬长孔调离,秦池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2000年,因为拖欠一家瓶盖厂391万元的瓶盖帽款项,秦池商标差一点被法院拍卖。当年在央视梅地亚中心一掷亿金的秦池一去不复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亿元打造的商标却败落到以几百万元的价格抵债。此时的秦池酒厂产权所有人临朐县政府想到了招商引资。

  2004年,在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上,曾在1995、1996年两度夺得央视广告“标王”的山东秦池酒厂把资产整体出售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然而直到洽谈会结束也无人问津。当时的秦池酒厂已经生产停滞,债务缠身,更谈不上宣传造势。

  

  转以生物化工为主

  从1998年白酒业全面萎缩后,秦池便开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再以酒类产品为经营重点。但真正摆脱酒类产品,是近几年的事。

  “集团现在有三个分厂,其中白酒厂一个,酒精厂两个。”秦池集团一在职员工告诉记者,秦池现有3.5万吨酒精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淄博等地的化工企业,“目前酒精市场价在6000-8000元/吨,3万多吨产能意味着2亿多的年产值,是白酒的两倍多。”他介绍,考虑到污染问题,国家正在计划关停5万吨以下的酒精产能,“为了不被淘汰,目前厂里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扩大酒精产能上。”而秦池牌白酒,作为老本行,每年的产值在1亿元左右,“效益也不错。”

  根据《华夏酒报》近期对秦池集团总裁胡福东的采访,秦池投资2000余万元组建成立秦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生物乙醇及其综合利用生物蛋白饲料、二氧化碳、沼气、沼气发电、生物有机肥等。玉米收获前,用木薯和粉渣做原料,生产工业酒精供化工企业使用;玉米收获后价格降低时,用玉米做原料,生产酒精供食品行业使用。酒精年产能力为3.5万吨,蛋白饲料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