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终于找到你

2021-1-27 9:17:04 来源:山东商报

        32年前,不到三岁的嘉嘉,在回家路上嚷着口渴,父亲老毛便带孩子去附近一家酒店接水喝。前后只有一分多钟的时间,嘉嘉就不见了……从此,妈妈李静芝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她印制了几十万份寻人启事,走遍大半个中国,成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被网友们称为“打拐妈妈”。在帮29个家庭找回孩子后,60岁的她找回的第30个孩子,终于是自己的儿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实习生 韩泓旭

 

“打拐妈妈”李静芝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儿子(本专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漫长的寻子之路

 

 

  1988年10月17日一早,西安下着小雨。见天气不好,两岁半的嘉嘉抱着妈妈撒娇,哭着说不想去上幼儿园。李静芝没有妥协,安抚好儿子,坚持让老公送嘉嘉去了幼儿园。父子俩走后,她收拾好东西,按照原定计划去外地出差。走出家门之前,她并不知道,那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孩子。

 

  当天下午,老毛从幼儿园接嘉嘉回家,路过西安西大街的金陵酒店时,孩子突然说口渴,吵着要喝水。老毛带着孩子走进酒店,向服务员要了一杯水。就在这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嘉嘉不见了。

 

嘉嘉被拐走之前与李静芝的合影

 

  正在外地出差的李静芝突然接到单位发出的“急事速归”加急电报,要求她立刻返回西安。一路上,心急如焚的她脑海中浮现出千万种“急事”,唯独没想到孩子会丢。回到西安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她大脑一片空白,晕倒在地……

 

  孩子丢了,夫妻俩像疯了一样拿着寻人启事挨家挨户敲门去问。在报案之后的等待中,李静芝发出去几十万张寻人启事,出事地点附近的电线杆都贴上了嘉嘉的照片,西安的大街小巷被他们走过一遍又一遍。

 

  最初两年,李静芝不上班不工作,每天像上了发条似的,早上一睁眼爬起来就出门找人,直到深夜才疲倦而归。她经常出现幻听,有时是孩子的哭声,有时是笑声,路上有年龄相似的小孩喊“妈妈”,她总会恍惚听成是嘉嘉在唤她。柜子里的小衣服,门口放的儿童车,这些曾经充满爱意的小礼物,现在看起来是那么扎心。夜里梦到儿子,李静芝惊醒后会赤着脚跑去开门,对着黑洞洞的走廊,一时间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等回过神儿来,她在一片死寂的夜里放声痛哭。

 

  28岁的李静芝,因为心力交瘁迅速衰老。无数的亲朋好友不忍她如此痛苦,劝说她忘记过去,重新生活。“许多人都劝我说,再生个孩子,组成新的家庭,人生便会豁然开朗。还有的人劝我放弃,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被拐的孩子,希望太渺茫了,觉得我活得太苦了。”李静芝说,她理解大家的善意相劝,却做不到放弃儿子,“说实话,我一直坚信只要肯找,嘉嘉一定能找到。如果我放弃了寻找嘉嘉,可能自己就没有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了。”

 

在找寻孩子的路上,这些家庭结为一体相互扶持

      

李静芝母子与其他寻子家庭的合影

 

        帮29个家庭找回孩子

 

 

  陕西、山东、浙江、广州、河南、河北、福建……为了找儿子,她先后走遍20多个省份,给全国乡一级的妇联、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邮寄寻人启事,让他们帮忙扩散。随后,李静芝陆续收到了很多线索。

 

  有一次,陕西商洛发来一份电报:“毛寅在这,速来辨认。”虽然不知信息真假,一家人却不愿放过任何一丝希望,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然而,对方似乎是提前嗅到了风声,早在两天前就把孩子送走了。毫不知情的李静芝为了不引人耳目,等到深夜全村人睡熟后才敢摸进去敲开一户屋门。可当开门的妇女告诉她,那个和嘉嘉很像的孩子已经被再次转手时,愤怒的李静芝瞬间丧失理智,愤怒地抄起棍子就要打她。

 

  还有一次,一封匿名来信说山西一个村子里,有户人家买了一个小男孩,孩子说普通话,看着像从城市来的。根据信上描述的细节,李静芝几乎认定那就是嘉嘉,带着狂喜把抱孩子的女人堵在了村口。但只看了一眼,她就知道,这不是她的孩子。

 

  这样在希望与失望间反复煎熬的落差,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每条新线索都让她强烈感到“那个孩子就是我的嘉嘉”,她会备好新玩具、好吃的或新衣服,希望这次去,能把嘉嘉接回来,但结果总是失望。她曾计划用5年时间找到嘉嘉,但5年过去了,没有找到。她又有了10年计划……她被骗过,也崩溃过,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逝,李静芝的青春也在这样的寻找中度过。在孩子丢失的第五年,因为始终无法面对这巨大的变故,老毛和李静芝分手了。第11年,李静芝离开了家乡西安,到天津定居,但她从未放弃寻找嘉嘉。

 

  在寻子路上,李静芝结识了很多寻找孩子的父母,他们结成了一个小队伍。“最初只为找到嘉嘉,但这个过程中,却越来越能体会失去孩子的父母们的痛苦。”于是,她开始用尽全身心的力量,帮助更多的父母寻找孩子,“一家有了线索,大家一起帮着找孩子。一张一张记录寻人启事,一家一家地联络,期盼大家能联合起来,凝聚出更大的寻人力量。”32年间,她见过300多个孩子,帮29个家庭找回了孩子,成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被网友们称为“打拐妈妈”。  

 

32年了,一家三口终于团聚

 

        催泪的重聚时刻

 

 

  为了寻找嘉嘉,这些年,李静芝成了电视台的常客,她陆续登上各种电视节目,被写进一条又一条新闻,“能让100个人看到自己的故事,感动其中之一就有希望。”她寻子的内容不变,更新的似乎只有找寻的年头,23年、27年、32年……

 

  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专项行动开始后,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按照部署,西安市公安局对该案提级侦办,成立专案组,并坚持案件不破专案组不撤,先后组织民警辗转13个省市核查相关线索,查找被拐人员。

 

  2020年4月底,警方获取一名四川人多年前曾花6000元收养一个西安儿童的线索后,发现四川一男子与李静芝的儿子高度相似。随即,专案组民警前往四川进行核查,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经DNA对比确认,该男子的儿子就是李静芝被拐的孩子嘉嘉。

 

  同年5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和西安市刑侦局的相关领导和李静芝视频连线,要祝她母亲节快乐。李静芝马上反应过来:“是不是嘉嘉找到了?”警方告诉她,已经有了初步信息,即将安排双方见面。李静芝看着视频,突然捂住嘴背过脸去——不知不觉中,她早已泪流满面。她一遍遍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冷静,过去的三十二年,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她已经不敢再像最初那样不顾一切地去相信了。

 

  与嘉嘉见面前的那几日,她度日如年,每夜亢奋到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整个人瘦了一圈。丢失孩子那年,她28岁,风华正茂;找到儿子这年,她60岁,两鬓斑白。认亲前,李静芝特意染了头发,极力向儿子丢失前自己的形象靠拢。

 

  那场重聚,曾感动了无数人。见面那一天,嘉嘉冲到她面前,紧紧地抱住她,大喊了一声“妈”。这一声,李静芝已经等了太久太久。“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游走的心脏,心没了我如没有魂的躯体惶惶不可终日,我怎能放弃寻找我的宝贝儿子呢?”李静芝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  点击  |

 

 

        团圆的红灯笼挂起来了

 

 

 

        此后大半年的时间里,母子俩一直在旅行。他们去青海看茶卡盐湖,去湖南游张家界景区,每一张照片里,两人都亲密无间,笑靥如花,“是久违的满足和幸福的感觉”,她说,要把过去32年的儿童节都补给儿子。

 

  认亲之前,李静芝常住天津,嘉嘉生活在成都,现在两人把西安作为长期居住的落脚点。原因很简单,儿子喜欢西安,那里有小时候的记忆。“孩子丢了后,我一直在想象中做母亲。没上学的年纪,担心他能否吃饱穿暖;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又担心他会不会学坏。”李静芝说,如今,34岁的嘉嘉很独立,性格开朗幽默,“某个角度看起来还和小时候一样,乖乖的。”她喜欢看儿子向自己跑来的姿势,这个动作似乎把过去和现在联接了起来,就像他们从未被分开过。

 

  按照老家的习俗,每逢佳节,家中都要挂上灯笼,图个喜庆吉利。自从嘉嘉丢了后,李静芝再也没有买过灯笼,儿子走丢的日子、生日、儿童节……像针扎一样提醒着她心里的那个空洞。现在,她终于能过上一次团圆年了——这个春节,嘉嘉会陪伴她一起守岁迎新,“要和儿子一起亲手挂红灯笼。”

 

  找到孩子后,李静芝的社交网站里收到了大量祝福,有网友留言,20年前就看过她的节目。她的故事给了很多迷茫多年的家庭希望,找不到孩子的家长羡慕李静芝,找到孩子的家长也羡慕她。有人给她留言,“你找了32年都能找到,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下,相信也一定能等到这一天。”也有人问她,“你以后还管我们吗?”李静芝说,尽管自己找到了嘉嘉,但她打拐的脚步不会停下,“有线索我还转到群里。”

 

  她想告诉那些已长大的走失者勇敢地找家,“无论结局如何,至少让亲生父母知道你还活着,你过得很好,知道你到底是谁。”她说,不少养父母给孩子从小灌输了被遗弃的理念,这也在走失者和亲生父母间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她发现,未成年的走失者中,多数没有能力自发做DNA采血。“中国公安部已建成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希望数据库能更进一步的下沉。”她建议,公安、妇联、民政等部门联合进行深入摸排,对年龄小且来路不明的孩子给予更多关注,帮他们采血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