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快看,火星素颜长这样

2021-3-5 11:05:33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

        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黑白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称,“天问一号”将于五到六月择机着陆火星,此外,2021年中国宇航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

 

这是火星北极区域

 

       山脊等地貌清晰可见

 

 

        此次发布的全色图像由高分辨率相机在距离火星表面约330千米-350千米高度拍摄,分辨率约0.7米,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据测算,图中最大撞击坑的直径约620米。彩色图像由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画面为火星北极区域。

 

        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行在火星停泊轨道,距离地球约2.23亿公里,探测器上的科学探测设备已陆续开机,将对预选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和沙尘天气进行详查,为后续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2月26日起,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环绕器上的高分辨率相机配置两种成像探测器,能够实现线阵推扫和面阵成像,对重点区域地形地貌开展精细观测。中分辨率相机具备自动曝光和遥控调节曝光功能,能够绘制火星全球遥感影像图,进行火星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探测。

 

 

         五到六月择机着陆火星

 

 

       “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我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天问一号’还将完成对火星的后续探测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介绍,在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历史上,火星总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期待与遐想,截至目前,全球共开展47次对火星的探测,其中美国22次,俄罗斯20次,但是三分之二的探火任务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足以说明探火之路险象环生。“我们的天问一号起步较晚,但起点高、效率高、挑战大、创新强,一步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探测,三步并作一步走,这将创造人类深空探测的先河。”

 

       “此时‘天问一号’正以每秒4.8公里的速度在火星轨道上进行环绕探测,各项指标正常。经过综合风险的分析,我们将于今年的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后续的巡视探测。”包为民介绍,为了后续任务的顺利进行,天问一号在到达火星后,还要对预选的着落区乌托邦平原的地形地貌进行详查,对进入火星进行观测,以免着陆时遇到沙尘天气。

 

        |  重大突破  |

 

       我国成功掌握月轨 无人交会对接技术

 

 

        2020年成功实施的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了多个重大突破——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其中,“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是中国首次技术创新,也是此次任务中的“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所属25所自主研制的微波雷达,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的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我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都应用了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波雷达,五战五捷的表现足以证明,我国已成功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说。

 

        马杰介绍,微波雷达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由雷达主机和应答机组成,分别安装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上。当轨道器、上升器相距约100千米时,微波雷达开始工作,不断为导航控制分系统提供两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并进行双向空空通信,两航天器根据雷达提供信号调整飞行姿态,直至轨道器上的对接机构捕获、锁定上升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在此过程中,微波雷达是“千里眼”,也是“顺风耳”,既提供超高精度多维测量信息,又可实现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双向通信,使交会对接更精准、更可靠,确保一次成功、万无一失。

 

 

        我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于上半年发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今年将陆续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

 

        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根据任务安排,后续将实施一系列飞行任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中国和联合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应用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第一批项目遴选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推进项目具体实施工作。◎本版稿件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