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改革第一村”建起科创园

2021-4-17 7:47:21 来源:山东商报

  上世纪70年代末,与安徽凤阳小岗村几乎同时,山东菏泽东明县也在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探索和推行“大包干”。小井镇地处东明县南部20公里,1978年成立小井公社,1983年年底撤社建乡,2013年撤乡设镇。作为全省最早实行农村改革的乡镇,小井镇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地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倩 通讯员 代明

 

菏泽东明小井村新貌(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改头换面焕新颜

 

 

  小井村的日子好起来了。

 

  四十多年后,再次踏足小井村,一排排新房整齐地坐落在村庄上,田块方整,绿树成荫,柏油马路宽敞平坦,庭院外,停放着轿车。四十多年前,村民们从来没想过生活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1月16日,那一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该过年了,但这里还没有一点“年味”。许多人家外出逃荒未归,大门紧锁着,只在沿街避风处,有几位体弱的老人蜷缩在角落里晒太阳。

 

  上世纪70年代,东明县是全省出了名的贫困县, 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社员进行“集体劳动”,人们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一个样。”当时,小井村属于马头公社,是最穷的村庄之一。全村上千口人,家家穷的叮当响,不少人常年需要在外要饭。

 

  据资料,时年,村里一共有四千多亩地,其中闲置的荒地和盐碱地就占了一半多。全年人均口粮不足50公斤,生产生活主要靠政府救济维持。老社员说,“我们都是庄稼人,种了一辈子地,却缴不起公粮,丢人哪!”
  

参观者正在小井村乡村纪念馆内参观

 

         家家生活困难

 

 

  1978年1月16日,时任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在东明县委书记司黎明的陪同下来到小井村调研,那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大家走进社员张殿兴的家,立时惊呆了。

 

  这哪是个家?院子里空荡荡的,连堆烧锅的柴草都没有。三间堂屋,两个夹山墙。两头两间屋顶梁檩全都扒卖了,只留下中间一间孤零零地矗在那里。屋里没有床,也没有桌椅,靠后墙有一个用砖垒的土台子,里面放些柴草作“地铺”。全家7口人,两个大人,5个孩子,全睡在上面,只盖一床中间烂得几乎没有棉花的破被子。

 

  “今年队里没收啥,每人只发100多斤口粮,政府发了《购粮证》,也没钱买,家里值钱的只有檩条和瓦,扒下来卖了买粮食。”张殿兴说。看看张家的粮缸,里面只剩下两斤地瓜干。周振兴要揭灶上的锅盖,张殿兴却拦着不让,周振兴说,“我这么大老远来了,你还不管口饭吃吗”,硬把锅盖揭开了。

 

  锅里,是几个用地瓜面掺和地瓜叶做的窝窝头,看来是给孩子吃的,另外的饭团子,是高粱壳和地瓜叶,用榆树皮面粘在一起的。周振兴拿起一个,掰成两半,自己吃一半,另一半给了随行的县委书记。两人吃下了高粱壳做的饭团子,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从张殿兴家出来,周振兴又到其他四户社员家看了看。这几户虽然比张殿兴家稍好些,但也都很困难。
  

近年来,小井村建立了乡村纪念馆,向世人讲述着小井村走向新生活的不凡历程

 

        揭开“分地到户”序幕

 

 

  当天回到县城,周振兴召集县委常委开会,一直研究到深夜1点多,最后定了几条办法,最主要的一条是把荒地和盐碱地尽快分下去,借给村民自种自食,三年免征农业税。

 

  当时有干部问:“三年以后怎么办?”周书记回答:“3年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大家吃饱饭。”周振兴对县委司书记说:“你们先开个头。如果有人告你们,我陪你打官司。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相信,让农民吃饱饭绝不是罪过。”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小井村的“土地改革”自上而下公开推行。当年,小井村不仅把收归集体的自留地和作价归集体的地排车退还给农民,还把全村2000多亩荒地和盐碱地“借”给了村民自收自种。

 

  这激发起了小井村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饥饿的肚皮鼓动这些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冲天的干劲投入到各自的责任田里挥汗如雨,他们对土地采取深翻的办法压沙压碱、整理、播种。当年秋天,小井村就迎来了大丰收,本来连草都长不好的盐碱地,种植的高粱、大豆产量比集体的大田还要多。

 

 

  尝到“借地”甜头的小井村,1979年初又把一半的“良田”每人分半亩作为“口粮田”,自种自收;另一半实行“按劳分配”。这一举措,正式揭开了“分地到户”的序幕。这一年秋,全村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每家每户的粮囤都是满满的,不再吃国家的“返销粮”。

 

  1979年底,在公开分包撂荒地和盐碱地的基础上,小井村土地大包干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小井村将集体耕地按人口全部包给社员耕种,留足国家和集体的,剩余的全部归自己所有,在全县率先全面实行了“包干到户”。

 

  小井实行“大包干”的消息当年就很快影响了全公社、全县,仿效的村越来越多,县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推广。

 

近年来,小井·1978科创园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落地

 

 

        老百姓得吃饱饭

 

 

  后来,每隔几年,周振兴都要回到小井村,看着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他觉得开心。

 

  周振兴在菏泽工作了十余年,与菏泽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记得,“当时在张殿兴家,我走向他的厨房,问他吃什么饭。老两口拦着我,不愿意让我进去!我尝过菜团子后,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俺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今天。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多好的农民啊!穷成这个样子,还说感谢,这叫咱当领导的脸往哪儿搁?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

 

  “中国农民实在是太好了,当时忍饥挨饿,但大家认为没有人故意让他们吃不上饭。”多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振兴坦言,当时从小井村回来,开会研究把荒地分给农民种,县里有干部也担心,觉得这不符合政策。“我说,你们先开个头。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如今的小井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周振兴表示,山东大包干改革,是从小井村开始的。“如果说,安徽的土地承包发端于小岗一个村,是下面搞了以后得到了上面的认可,那么菏泽是从地委开始提倡的。”

 

  据媒体采访,在一次大会上,周振兴说,“在座的县委书记同志们,你们把笔记本拿出来,记下我下面这段话,如果上级说这件事我们干错了,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担责,你们都是被迫的!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

 

  周振兴说,自己出生在农村,16岁参加革命,工作了50年,其中40年在农村度过。“我老家家里人也都在农村,生活困难,这个我很了解。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改变,老百姓怎么相信我们?群众有困难时,你不去解决困难,怕扣帽子,但如果人人都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出息?”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土地改革”、包干到户,这些村户生产生活很快发生了变化。过去,小井是一个连野菜和榆树皮都叫粮食的村庄。1977年这一年,每人只分了一碗麦子,几十公斤的地瓜干。到了1979年,小井村的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翻了四番。

 

  1980年,张殿兴家就把拆掉的那两间房又盖上了,他家这一年收成很好,一家人光吃白面一年都吃不完。东明由粮食净调入县变成了净调出县。农民们说:“大包干,大包干,包来包去不拐弯。”翻译为书面语言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周振兴在总结实施包干责任制时说过一句话:“办法越简便越好,利益越直接越好,责任越具体越好。”

 

  小井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主动采取多种方式平整土地,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该村围绕增加群众收入,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拓宽致富渠道,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生活越来越好

 

 

  与小井村发展经历相似,几十年里来,在改革的动力推动下,在党的农村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全镇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村支书李景卫告诉记者,近年,小井村建立了乡村纪念馆,记录着小井村如何走向新生活,“现在还常有单位组织来这里学习。”

 

  “现在村里有4980亩地,不同于过去的盐碱地,都是改良后的。”李景卫说,经过招商引资和多番对比,去年年末,开始种植羊肚菌,“这个羊肚菌收成比较高,一亩能达800斤,按照现如今的市场,一斤可售卖一百元左右。”

 

  同时,李景卫告诉记者,村里目前有780户,招商引资后,正在建设小井·1978科创园,“就是正在建设厂房,比如电子厂、矿泉水厂、糖厂等,等到建成以后,村民就不用外出打工,可以直接在家门口赚钱了。”

 

  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党委书记刘敏翔表示,小井数字农业产业园、小井·1978科创园、改革大道、小井水库引调水等一批重点工程的落地,宜居、宜业、宜商的小井新形象正在逐步确立。

 

  如今的小井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