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95后”医学生传递“新生”希望

2021-5-23 8:33:35 来源:山东商报

        对于很多患者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代表了生命的希望……近日,在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工作,同时在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曾庆恺,在十万分之一的配对成功概率下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把生命的希望献给了一位血液病患者,由此受到社会的关注。5月19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面对面采访了曾庆恺,了解到这位“95后”研究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中的更多细节……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曾庆恺正在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曾庆恺捐献证书 本组图片受访者供图

 

        成为“十万分之一”

 

 

        5月19日傍晚,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见到了曾庆恺。此时,距离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

 

        曾庆恺出生于1998年,山东淄博沂源人,目前在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以下简称“省药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是山东大学药学院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今年3月9日,曾庆恺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一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南门,记者看到了骑着电动车驶来的曾庆恺。他告诉记者,今天他刚来这边参加了一场培训。“现在已经很少来学校了,平常都是在高新区的省药科院做实验研究。”他就住在学校附近,现在每天骑35分钟电动车,去省药科院上班。

 

        据了解,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隶属于鲁商集团,是以实现药物研究的自主创新为主要出发点,在优化集成现有技术基础上,构建以生物药物、化学药物、糖药物、海洋药物及天然药物为主要特色的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平台。

 

        见到曾庆恺的第一印象是“瘦”,以及内敛。晚风吹拂下的山大校园人来人往,记者和曾庆恺在古朴优雅的校园里边走边聊。提到之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曾庆恺并不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这件事也没有很特殊,就是挺正常的一件事,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自己碰上了,别人没碰上。”交谈中,他的语气平缓温和而诚恳。

 

        实际上,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报名的人也有很多,但配型成功的很少”。曾庆恺告诉记者,“年前的时候,济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配型成功了,我心里非常激动。”他笑着告诉记者,“这么小的概率竟然真的成功了,当时感觉可以去买彩票了”,“之后去体检的时候,医院一位护士告诉我,她也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十多年了也没有和她配型成功的患者。”

 

 

          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现在捐献技术很成熟,当时自己也隐约地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什么影响。被通知配型成功后,我也去网上查了一下。当时就想,既然没影响那就捐呗”,曾庆恺说。

 

         3月5日,曾庆恺走进千佛山医院,这一天恰好是“学雷锋纪念日”。他告诉记者,“当时先给我打了4天的动员针,上午和下午各一针,第5天的时候开始提取造血干细胞。”

 

        “3月9日上午,医生先给我打了一针动员针,然后吃早饭。之后,再来到医院进行提取造血干细胞。整个提取过程从上午8点一直到下午1点左右。过程很顺利,身体上也没啥感觉,捐献结束后接着就起来出院了。”

 

        曾庆恺表示,全程都有医护人员陪护,“提取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也很简单,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抽骨髓。现在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抽出来的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然后再把血输回捐献者的身体”。

 

        捐献期间,“院方考虑到居住的舒适度,安排我住在医院旁边的旅馆,医生只是叮嘱饮食上不要太油腻”。曾庆恺说,除此以外一如往常。捐献结束后的第二天,他便正常回到省药科院开展实验工作。

 

         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报名、体检,直到前往医院打动员针,这一切曾庆恺都没有告诉家人。在他眼里,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就在曾庆恺打动员针的第一天,刚刚得知此事的母亲给他打来电话。曾庆恺告诉记者,“当时有媒体来采访,我们县里的新闻也播出来了,她就看到了。”“我当时跟她说,没事儿。”

 

        据山东大学官方统计,曾庆恺是山东省第951例、山东大学第14例、山东大学药学院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成就更好的自己

 

 

        曾庆恺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当时他正在读大一,在学校看到“髓缘”志愿服务队正在做宣传,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5月19日傍晚,站在山大的校园里,他依然记得当时一起报名的“有二三十人左右”。

 

        “‘髓缘’是学校办了很多年的一个志愿活动,每年都会和红十字会对接”,“报名的时候会抽一点血,测一下配型,然后录入中华骨髓库系统。”曾庆恺说,“报名的时候,我了解到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患一般死亡率比较高,我们都希望配型成功的概率大一点。录入系统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捐献的机会,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和我配型成功的。”

 

        记者从山东大学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中了解到,“‘髓缘’是山东大学药学院团委长期开展的一项志愿服务项目,旨在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并呼吁同学们采集造血干细胞录入中华骨髓库”。成立12年以来,已有400余名志愿者报名、采集血样录入中华骨髓库,曾庆恺是通过“髓缘”志愿服务项目加入的第4例。

 

        据悉,中华骨髓库全称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01年12月,由中央编办批准成立,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截至2020年底,中华骨髓库库容超过293万人份,累计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10684例。”
当初,因为爱好,曾庆恺走上了学医的道路。进入大学以来,他一直积极参与到一些志愿活动中去,例如在济南创城期间,他曾和同学们自发组织去马路上捡垃圾。

 

        就在曾庆恺在千佛山医院打动员针的第一天下午,省药科院、山东大学的领导分别前往曾庆恺当时所住的旅馆探望。省药科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曾庆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人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