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许多熊孩子的出格行为,往往是病在孩子,根在成人。比如家庭的教育不当或缺失,外界戴有色眼镜的认知偏见等。现实中人们常说的“每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位熊家长”的俗语就是佐证。当摘下墨镜、放下偏见、尊重孩子人格、摒弃负面标签,用诚挚爱心和科学方法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纠偏改错。
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不是“熊孩子”的“护身符”?针对社会上部分这样的声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表示,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这本身就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一定程度是戴着墨镜看待“问题儿童”。(5月27日《中国新闻网》)
伴随着“6.1”儿童节的临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通过的新修订版《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将启动实施。这又一次将网友对“未保法”的热议推向风口。针对“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约明显偏软”“法律有可能会成为罪错未成年人(‘熊孩子’)的‘护身符’”等质疑声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的及时出面澄清,有利于矫正人们对“问题儿童”的认知偏见,从而助推“未保法”的顺利和正确实施。其积极意义值得关注。
“熊孩子”的称谓源自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对“惹人讨厌”孩子对称呼,后被广泛用来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无法无天,并且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如,当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和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往往会感叹一句“这熊孩子”。仔细品味此称谓,虽不乏又好气又好笑的“昵称”意味,但其中感叹者的“无可奈何”成分却是显而易见。由此解读,“熊孩子”带有的贬义则应该是确定无疑。
被誉为“祖国花朵”的广大少年儿童,既是承载着祖国未来的重要群体,也是一个心智相对不成熟、认知水平偏低和自控能力较差的特殊群体。对少数有悖常理、有损礼仪甚至是违反法律的不良行为,人们要厘清背后诱因,实施精准帮教,促其重新健康成长。简单以“熊孩子”称谓,显然不利于对其正面教育和迷途知返。国家立法是要保护整个群体,通过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不能因极个别孩子有了罪错,就指责未保法是“熊孩子”的“护身符”。
“熊孩子”是贬义称谓,更是负面标签,对有过错孩子的向好转变有害无益。儿童时期是人们心理成长和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现代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被某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作出自我印象定格,并下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契合所贴的标签符号。这种心理暗示被称之为“标签效应”。鉴于孩子多具逆反心理的特点,这些被戴上“熊孩子”标签的儿童极有可能破罐破摔,特别是当“熊孩子”成群的时候,更容易导致集体沉沦。人们希冀以标签化倒逼熊孩子浪子回头的“反省”初衷,也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其实,审视许多熊孩子的出格行为,往往是病在孩子,根在成人。比如家庭的教育不当或缺失,外界戴有色眼镜的认知偏见等。现实中人们常说的“每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位熊家长”的俗语就是佐证。有效矫正“问题孩子”的毛病,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教育、引导、保护功能,就当摘下墨镜、放下偏见、尊重孩子人格、摒弃负面标签,用诚挚爱心和科学方法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纠偏改错。
◎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