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张宝中:作家是人性“黑洞”的探秘者

2021-8-14 10:23:51 来源:山东商报

       在济南作家张宝中看来,小说写作者研究的是人性,作家的工作就是告知读者人性的真理。相比于其他文艺形式,小说在勘探、解构、揭示人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有着记录和传达人类经验的功能,小说也不可回避地要触及人性。张宝中不仅在自己的创作中着力表现人性,创作之余,他也将人性议题融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中。

 

 

       从人性角度理解文学作品

 

       随着年纪渐长,张宝中发现,年轻时读过的古代文学作品,最能入脑入心的就是那些饱有“人性含量”的叙事文本,“这些文本中的众多形象,几十年来一直穿着古装剧里的‘戏服’在我眼前晃动,赶都赶不走,他们的相貌、神态、性格也越来越清晰。”让张宝中感到困惑的是,满含人性的作品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但似乎多年来,在儿童语文教育中,人性的“科普”并没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小说文体出现之前,各种表现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叙事文学都在揭示人性。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悲剧用人性维度来思考,便更容易找到其中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如果单从反抗封建礼教这一层面教育孩子,就会略显单薄。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如果从“人”的所爱所欲角度来看待,也会理解他的“为爱痴狂”。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小说体裁,便有了更广阔的体量和阐释空间,在揭示人性时也更加从容。因此,很多人读《红楼梦》时,非常容易带入角色,会觉得贾宝玉、林黛玉就是自己,这便是作品在表现人性时展现的魅力。在张宝中看来,文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性”,好的文学作品,通常有较为丰富的“人性含量”。

 

       作家需要洞察人性的秘密

 

       张宝中相信,如果有人能读遍世界上所有优秀小说作家的作品,肯定会发现他们都在写人性。无论古今、无论国籍,人性的本质是基本相通的,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只要人们还有认识自我的愿望和需求,这些负载着大量人性信息的文学形象就是不朽的。


       经典的文学形象,能唤醒、照亮人生命体验中幽暗混沌的感知和记忆,通过这些形象读者能够发现自己人性中隐藏的另一面。所以,张宝中认为,优秀的小说作家要能够洞察人性的秘密,“他们善于体察那些行走在人世间的个体的喜怒哀乐,对深刻的情感能感同身受,同时对这些个体的不堪境遇怀有诗性的善意、悲悯和温情。”


       人性是小说作家创作资源的“富矿”;同时因难以把握,又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张宝中把小说作家比作这个黑洞的探秘者,“他们要做的,是把由经验、认知、激情等材料制成的‘内窥镜’伸进洞内,像消化科医生借助胃镜观察患者的胃壁一样,明察秋毫地审视那些神奇、幽微的存在,所获得的新发现,就是关于人性的真理。”


       作为一名作家,张宝中喜欢观察人、琢磨人,并探究人各种行为中隐藏的动机。对写作者来说,这种对他人没有恶意和危害的偏好也许是有益的。“近几年我主要从事中短篇小说创作。我在故乡或友人那里听到一些令我感慨、激动的故事,就琢磨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琢磨我该如何把故事写成小说。”张宝中这样说。在写作中,张宝中更希望能搭建一座“桥”,从一堆芜杂无序的行为和事实出发,抵达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彼岸。只有瞄准“人性”去努力,这座“桥”才能搭起来。

 

        ◎本组撰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实习生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