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眼界周刊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让无力者找到向上的光

2022-1-23 8:06:46 来源:山东商报

        “天才儿子”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坚信:再大的痛苦里,也仍有向上的光。正如光明日报评论所言:舆论的热度终会渐渐退去,愿这个富有生命力的报道,能让残疾群体被更多的看见,并被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应用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为他们构筑一道通往正常生活的宽阔大道,让他们在自己的维度里饱满、自信而具有安全感地度过一生。

 

        这两天,《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新闻报道在全网刷屏。

 

        办完妻子的后事,86岁的金性勇在殡仪馆里给杭州日报打了一个电话,在老人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这家人背后的故事湿润了所有人的眼睛。

 

        要知道,殡仪馆、后事……但凡这样的词汇一出现,就足以让人呼吸急促、心情沉重。是的,这原本就是一个沉重而励志的家庭“自救”故事。

 

        金性勇的小儿子金晓宇6岁时被同伴的玩具枪打伤一只眼睛,自此上学越来越没信心,后来又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经常难以控制地异常暴躁,被迫中断学业,最后放弃高考,甚至自杀未遂,最后去书店做兼职……这期间,他一直与父母相依为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病情发作而需要入院治疗,也因此他最终没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被日子“狠狠打压”的他不想与人打交道,于是书籍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整个过程完全自学,父母就这样无声地守护着,默默地支持着。正如金性勇所说的那样,在确定儿子患病后,他们夫妻想到的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儿子能活着就好。

 

        金晓宇的进步惊讶了所有人。他在外文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并将才华投入翻译工作。据报道,2010年至今,金晓宇先后翻译了22部共600余万字的外文著作。身边人纷纷对金性勇夫妇说,“你们养了一个天才儿子”。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电影《美丽心灵》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他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疾病,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年50岁的金晓宇,也是这样常年处于与躁郁症的斗争中,凭借热爱,成为一名“天才译者”。而通过父亲金性勇的一通电话,让他一夜之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此,“无名”变“有名”,“杭州版《美丽心灵》”于是就此传播开来。

 

        说实话,很多网友是流着泪看完整篇报道的,大家在这个沉重的故事中,看到了不言放弃的坚守,看到了身处逆境却勇敢向上的执着,更看到了为人父母为子女计深远的那份大爱。

 

        是的,正如评论中所写的那样:这个故事最打动人的,未必只是天才的高光时刻,还有一个平凡家庭的坚韧付出。这是一个伴随着巨大苦难与奇迹的真实故事,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史诗”。

 

        谈到最初找媒体报道的“动机”,金性勇表达最多的便是出于对孩子的“放不下心”,正如他本人所言:“哪天我也走了,就没有人知道我们儿子的事了。”现在让金性勇最开心的事是,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答应让他和儿子一起入住。父子俩可以继续互相搀扶,相依为命,一起坚守。

 

        “我们不分开”,新华社记者探访时,金性勇这句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金晓宇则告诉记者,他希望在父亲88岁前完成他的第二本雅明著作《拱廊计划》的翻译,之后暂停工作,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我不是天才,我需要努力。”

 

       “天才”的诞生更像一场自救!中新网的这篇采访说进了很多人的最深处。“喧嚣似乎迎面而来,那曾经的黑灰色太沉重了。”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的邵华芹在采访中表示:“精神疾病发病率正在增加。也不是每个患者都是‘天才’。”邵华芹说,目前每年该院收治近百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青少年患者占三分之二。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细想一下“天才儿子”背后——精神类疾病的专业诊疗及患者社会生活的再融入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半月谈文章指出:对仍在与抑郁、焦虑缠斗的人,对苦苦斗争后战胜抑郁焦虑的人,要多一些真诚的鼓励,少一些无端质疑和否定。相信通过金家父子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力量,能让更多人用善意和包容织网,打捞起更多曾被忽视的“金晓宇们”。

 

        正如南方都市报评论文章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身心障碍者与照顾者,他们经年的压力、担心与劳作,因讲述能力的缺失,或表达渠道的有限,尚没法说出来、被人听见;而说出来、被听见,引发关注和讨论,本身就是迈向对身心障碍者更友善社会的第一步。

 

        ◎ 潘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