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元宵节的豆面灯碗

2022-2-13 8:05:12 来源:山东商报

         正月十五是进入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欣赏造型各异的花灯,和亲朋好友猜一猜灯谜……除了这些广为熟知的习俗,在山东胶东地区,正月十五还有一项特别的非遗习俗,便是制作一盏漂亮的豆面灯碗。元宵节临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烟台莱阳心忆花样饽饽花样面食制作者王宁,分享当地制作豆面灯碗的传统手艺和元宵节点灯的古老习俗。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王宁制作的豆面灯碗 受访者提供

 

        高流量的习俗

 

        元宵节的各种习俗由来已久,其中多项以“灯”为核心展开。古时民间,民众在这天点灯祈福,也称“送灯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这项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并在历代不断沿袭传承。故在我国部分地区,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在山东许多地区,元宵节点萝卜灯的传统延续至今,表达祈福和祝愿。

 

        同样,在胶东一些地方,元宵节点亮豆面灯碗的习俗也流传已久,其中莱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用豆面和面,做成灯台、动物等各种造型,并于其顶部捏出小碗形状,在碗中插入棉线,一盏豆面灯碗就制成了。元宵节这天,在小碗中倒入油并点亮,便成了一盏特别的豆面灯。

 

       “豆面灯碗用纯豆面和面,添加适当的水和花生油,揉成软硬适宜的面团,可以捏成不同的造型。面团呈金黄色,点燃后灯光也是金黄的,所以老百姓也把它叫做‘金灯’。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在正月十五点灯碗,许多手巧的妇女将灯碗捏得造型十分精美。”王宁说道。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1年)《莱阳县志》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介绍灯碗常见的造型以及神奇的用处。“比较常见的豆面灯碗造型是‘十二月灯’,制作相对简单。将豆面做成12个灯台的形状,分别代表1年中的12个月份,数到几月便在灯沿儿上捏几个褶,做好的灯碗依次排开,褶的数量也依次增加。旧时,百姓认为通过灯碗可以推测出新的一年不同月份的旱涝及收成情况,各地说法略有不同。有的地区要将灯碗上锅蒸熟,看不同月份碗中残留的蒸汽水的多寡来判断;有的地区是等到灯燃灭,看灯碗中剩余油的多寡进行预测。现在,灯碗更多的是寄托了大家对生活和亲人的祝福之情。”王宁介绍。

 

        除常见的“十二月灯”外,十二生肖也是灯碗较为常见的造型。百姓做好生肖灯碗后,会根据亲朋好友的生肖属相,送上对应的灯碗,以表达美好的祝福。王宁表示:“生肖灯碗造型更复杂,也需要一些额外的装饰,制作时可以用红豆、黑豆作为动物的眼睛。此外,如鸡冠、动物舌头等部位,如果用添加一些红曲的豆面做出来,视觉效果会更好看。”

 

        记忆中的灯碗

 

        王宁是“80后”,家住莱阳市古柳镇迟家疃村。虽然在儿时记忆中,农历新年有着各式各样的花样面食,但她也坦言,对它们的热爱是近年才开始的,“小时候我在老家团旺镇过年。手巧的二姑姑做的花饽饽、灯碗等各种面食,花样特别多。”当地点灯碗习俗繁盛,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可惜因年纪小,彼时的王宁并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

 

        随着慢慢长大,生活节奏变快,各种习俗也渐渐淡化。几年前,当王宁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别人做的花饽饽时,随即唤起了自己儿时的记忆。“这时候的我再看花饽饽,便觉得非常漂亮、喜庆,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就拜老师傅学艺,系统地学习了莱阳当地的各种花样面点。”去年,王宁开设了自己的花样饽饽店,将制作花样面点作为自己的职业。中国许多传统食物与古老习俗密不可分,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亲手制作面点中,王宁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百姓在食物中寄托的情感与愿望。

 

        2021年元宵节时,王宁制作了一些生肖灯碗,并按照亲友的属相赠送。“他们发了朋友圈,便有许多人留言,寻问在哪里可以购买。当时我做灯碗,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怀,没想到还有不少人喜欢。其实大家都没有忘记传统的习俗,只是身边缺少一个具体的物件来完成习俗。”这些灯碗唤起了亲友曾经的回忆,也让他们收获了节日的祝福与惦念。举家团圆时刻,家中老人也讲述起流传已久的点灯碗习俗。

 

        不忍入口的美食

 

        自己做的灯碗在亲友中广受欢迎,这让王宁十分开心。今年过年前,她的父亲特意从家中拿来一些自己耕种的新黄豆,加工成细豆面后送给她,以备做豆面灯碗使用。曾经广为流传的灯碗制作技艺,如今鲜有人擅长,灯碗的售卖范围也远不如花样饽饽广泛,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灯碗的制作费时费力。“第一,是要把面和好,水、油、面的比例要控制得当。灯碗需要点燃后摆放在特定位置,如果面过软,造型就会塌陷;如果面过硬,灯碗便容易开裂。第二,和好的豆面黏度非常大,很容易粘在手上,再做造型就更不容易,这里有个技巧,在手上沾油便可以减少黏连,便于捏出不同的造型。第三,受欢迎的灯碗塑形比较复杂,比如,生肖动物大家都很熟悉,若细节有一处做不好,大家便觉得不像了。”

 

        燃尽的灯碗依旧保持金黄的颜色,这时候便要发挥它们的第二个重任,作为食物丰富百姓的餐桌。豆面加入油后,筋性增大,蒸熟后的灯碗可以切成条,成为佐菜的美食。“据长辈说,灯碗可以和萝卜、白菜、粉条等一起炖着吃,是一道特别的美味。遗憾的是,我已经记不得儿时灯碗的味道了。”王宁表示。因为去年制作的灯碗模样太喜人,王宁并没有舍得吃,而是将其冰冻保存留做纪念,故未尝到灯碗炖菜的美味,“今年又做了些新灯碗,等过了元宵节一定要做成炖菜,看看这道让长辈念念不忘的美食到底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