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抗战剧里,常见地下工作者以此脱险。
而当逃犯抛头露面,充学者、变主持、电视台征婚,也太高估了“最危险的地方”之最安全系数了吧?
现实就是这样。总有狗血的事诞生,让拍案惊奇之书不绝素材。
这明明是一场“不对称”的对抗,逃犯为何还敢如此高调?
摘掉那一副副虚伪的面具,抖落故事里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当我们试图用聚光灯,重新照射这条不可逆的逃亡路时,其中有关人性与社会心态的点点浮尘,跃然纸上。
相关链接:
逃犯高调,聚光灯下裸奔
http://60.216.0.164:88/html/2011-12/16/content_18068.htm
骨子里的欲望让他们“浮出水面”
http://60.216.0.164:88/html/2011-12/16/content_18070.htm
“高开低走”,不可逆的逃亡路
http://60.216.0.164:88/html/2011-12/16/content_18072.htm
国外逃犯也爱高调
http://60.216.0.164:88/html/2011-12/16/content_18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