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人文壹周 > 正文

四合院内寻味老济南

2020-6-10 10:25:53 来源:山东商报

        记录历史变迁,映射城市文化。坐落于城市各处的古建筑不仅是一个坐标,更像是包容城市历史与风土人情的书籍,留给后人触摸翻阅。在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老城济南,散布着很多古老的建筑,兼具北国建筑的深厚淳朴,又不失江南水乡的灵秀淡雅,四合院就是其中的代表类别。

 

  一座四四方方的庭院,饱含着风土人情,镌刻着旧日时光。古朴的门楼、形态讲究的屋脊、深厚朴素的整体风格……流传至今,济南的四合院建筑仍保有其底蕴与特色。漫步于老城区,随处可见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每一间院落,每一砖一瓦都记录着这座古城的悠悠风华,映照着从历史走来的泉城记忆。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小院深处泉韵浓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从前对泉城风貌的描绘用在如今的曲水亭街依然贴切。街道两岸,一间间传统的古建筑让老城区更添几分古朴与雅致。沿街漫步,无意间发现的小院都可能是见证历史的老济南传统四合院。

 

  位于曲水亭街8号的路大荒故居就是其中一处。作为“二十世纪蒲松龄研究的第一人”,路大荒毕生搜集、发掘、研究、整理蒲松龄著作,其用半个世纪辛勤劳动出版完成的《蒲松龄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故居门楼上方挂有“路大荒故居”的牌匾,两边的楹联上写着“一溪曲水连满井,廿载书巢注聊斋”,成为路大荒晚年潜心研究《聊斋》的真实写照。推门而入,狭长的过道将院落分为南北两院,当年路大荒住在南院,院内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风貌,分为正房北屋三间、东屋两间和南屋两间。

 

  隔街相望,曲水亭街西侧也留存有许多特色的老济南四合院。曲水亭街15号就是一处泉水人家代表,这座始建于清末的泉水庭院,见证了数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变迁。

 

  这是一处二进院落,采用框架式砖木结构。从大门进入,右手边便是北屋,也即原来的厨房,东墙上建有三叠双凤眼马头墙。正对大门的是正房,房前出厦设计,厦下有廊,此外还有书屋、东西厢房和耳房。特别的是,小院保留有济南泉水人家的特色,院内共有两处泉眼,分别位于正屋和北屋,2011年泉水普查的时候将其分别命名为“佐泉”和“佑泉”,正屋内的为佐泉,北屋内的为佑泉。如今行走于院落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老济南四合院生活的静谧与泉水的浸润。

 

  位于曲水亭街31号的百年老院也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小院坐西朝东,北邻涌泉胡同。门楼上悬挂着“百年老院”的牌匾,墙面上镶嵌着一块石碑,因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可辨记载了清末民国时期周边的商号集资重修水胡同的事情,这块石碑也成为了老济南水胡同众多的一个证据。

 

  小院正门两侧的楹联上写着“四面荷花三面杨柳,一城画卷千古人文”,其上屋脊呈元宝形,墙面用砖石等材料建筑,上部为砖,腰线以下为石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从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用材上也能反映出济南的地方特色和材料的丰富性。“济南的建筑多采用砖瓦石木,这体现了材料的丰富性。为了建筑结实和防潮,济南普通老百姓家的房子腰线下部大部分用的是不规则的石头,比较富有的人家用的是加工规整的石头砌筑,比较讲究一点的则用砖砌到顶。”

 

  而之所以济南的建筑材料丰富,也与当地物产丰富分不开。“济南具有特殊的地理结构,南部的群山土地广阔,石灰岩的山容易产出建筑材料,同时可以在此烧砖,取材方便,提供了石料等建筑材料。”李铭介绍,除了城市内本身丰富的物产,泉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济南的建筑提供了保障。“有了小清河的流淌,才能将大型的建筑材料从海上运送到济南,可以用来建筑庙宇等大型建筑。这都是物产丰富赋予济南的特色。”

 

  建筑朴素讲究规制
  

 

  一砖一瓦、一门一户,都是人文历史的记录和城市文化的见证。济南传统的四合院也是如此,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与北京四合院的霸气、南方四合院的工艺复杂和雕梁画栋不同,济南的四合院以朴实和实用为主,侧重于表达当地文化,在风格上贴近百姓。

 

  “济南的四合院基本上比较朴素,和济南人一样,建筑上的雕刻比较少,有的在盘头上有部分雕刻,有的是素面的。”李铭介绍,济南四合院的屋脊大都比较高,有元宝和官帽等不同的形状。“看起来很挺拔,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象征财源不断,表达了济南人的一种美好向往。”

 

  行走于济南老城区,大多数四合院建筑都是硬山屋顶,这也是济南建筑朴素的一个体现。李铭告诉记者,过去的建筑讲究规制,老百姓家的院子基本上都是三开间。“济南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三开间,越规制的很少。此后民国时期的建筑可能有越规制的,但清朝时期的很少。这种规矩的建造方式与济南人讲规则的性格也相关,这一点在济南很多的建筑中也能反映出来。”

 

  此外,济南的建筑也能够反映济南人的生活状态和忠孝精神。“一般四合院的布局中相对较好的正房都是给长辈来住,面积也比侧房大,晚辈住在厢房或耳房。”李铭说。

 

  让建筑讲述城市文化内涵

 

  “一个城市的建筑能够反映城市的文化、民俗、风土民情、气候、资源和物产丰富度等若干方面的特色,而不是简单的建筑本体。”在李铭看来,建筑的内涵能够说明诸多历史上的文化特色,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并且对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

 

  2018年1月,济南市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普查名单,366处建筑上榜,传统民居类、工业遗产类和商业办公类等五大类均在其中,时间跨度上覆盖了明清、民国、建国后等三个时期,呈现出中西结合、折衷主义、传统和日式四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同年5月,济南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公布,对上榜的24处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去年11月,济南市第二批38处历史建筑名单公布,位于老城区内的多处四合院位列其中。

 

  在普查、挂牌公布的基础上,关于四合院今后的保护展示,李铭也有着自己的设想。“老城区内的四合院特别是与泉水有关系的四合院应该统一修复起来开放。老建筑不单纯是一种建筑,也是可触摸的历史,它的感染力和教育力远远大于文字的记录。”李铭说,基于此,应让老建筑成为展示城市历史和文脉的窗口。“可以参照国家对公共博物馆开放资金补贴的政策,对于已经认定的历史建筑可以免税或者提供一些补助,以鼓励开放的形式将老建筑打造为展示点,让历史建筑发挥作用,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就济南而言,古城区内保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和大量的历史建筑,有丰富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古寺庙、天主教堂、府学文庙、衙署院落、古店铺、商号、古戏楼、残城墙、泉池和众多传统的四合院,特色突出,数量丰富,具备了旅游开发的潜质。”在李铭看来,济南要体现“山、泉、湖、河、城”的特色,特别是突出古城和泉水上千年的和谐共存,应把现有的历史街区、把人类生活的信息与泉水有机融合,全面合理规划、打破分散局面正确定位、保护性开发,将古城区整体打造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济南文化的“大客厅”,体现出泉城济南的历史文化、城市底蕴和人文情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