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吃”背后的有趣文化史

2020-6-27 8:32:10 来源:山东商报

        首部从全球文化史角度解读食材历史的人文通识著作《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出版,著名艺术博物学作家周文翰从文化史、艺术史、烹饪史、中外交流史、科技考古学的跨界角度,揭开了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鲈鱼、龙虾、牡蛎等河鲜海产,羹汤、面包、馅饼、汤圆等主食和小吃在内的人类40种常见食材,在全球被食用、被传播、被赋予各种文化意义的有趣历史。新书出版,记者通过出版社采访作者周文翰。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朱德蒙

 

  吃美食,需要一点故事、想象和交流

 

  提问:您的新作和当下常见的各类美食书有何不同?

 

  周文翰:现在读者最常见的是各种食谱、食材产地介绍的书,印制的挺漂亮精致,以照片为主,但我觉得大部分此类书都“太现实主义”了,照片上的细节太多,反倒限制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

 

  我认为吃美食,就像看小说、看电影一样,需要一点故事、一点想象、一点交流。虽然我自己也拍过很多照片,可我的书里特别不喜欢用照片。这本书里近150张插图没有一张是照片,都是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著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作品,如赵孟頫、沈周、齐白石、委拉斯凯兹、莫奈、歌川广重、葛饰北斋等艺术家的绘画。我认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更生动鲜明的呈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采集、加工、享用食物的历史风貌,读者也可以带着愉悦的审美眼光认识食物的历史,也能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文字接受有关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在视觉上进行一次美学之旅。这是我的一点私心。

 

  此外,我始终带着全球比较的视野和想法在写作,不仅仅介绍中国人对每一种食材的认知和烹饪历史,还介绍了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如何认识和加工这种食材。我对不同文化对同种食物的认识、加工的“异”和“同”特别关注,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不同文化对食物赋予的文化意义。

 

  提问:“不止美食”,是指“吃”不仅仅是满足肠胃的行为,还要追踪相关联的文化历史?

 

  周文翰:对,有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我觉得“吃”对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交际”,和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进餐,很多时候大家不仅仅是在吃,而是在“吃”的过程,大家边吃边谈,期间的说话、呼应、联想等都在对人的口味、头脑发生影响。“不止美食”的另一层意思是不止此时此刻,我还想追溯几千年上万年的历史,想看看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文化对各种食材的文化认知有什么差异,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如何丰富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几千年来饮食文化有什么变化。如人们对吃牛肉、羊肉的态度,在唐代、宋代、元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关系到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这也是我在书中涉及的内容。

 

  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人们为此进行了选择和权衡,表达出炫耀、分享、独占、臣服等意识,我希望呈现吃背后各种复杂的文化关联,从饮食史、艺术史、中外交流史、农业史、食品工业史、科技史的多角度追寻每一类食物的来龙去脉,对印度、伊朗、美国、中国、欧洲诸国多元文化中有关的认知进行跨文化比较,试图从全球文化传播和比较的角度理解它们在古今、中外、地域中的意义变异。

 


  写作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提问:这样的写作思路,是和您个人对食物的生活体验紧密相关吗?

 

  周文翰:十多年前,在印度、西班牙、意大利和东南亚等地的漫游,对我的饮食观、文化观都有特别大的改变。当时,我除了看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古迹之类景点,还有大片的空白空闲时间,为了消磨时间,我常去旅馆附近的公园、菜市场、咖啡馆、酒馆流连。当地人吃喝休闲的生动场景激活了我对于各种食物、蔬果的记忆和想象,免不了要和国内的烹调方法、吃法、说辞对比,我感兴趣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如何认知他们吃的食物、用的器物,有关的知识和文化如何形成,如何在彼此之间传播和互动。我从那时开始研究食物、植物在文化史中如何被认识、被赋予意义的这个话题的。

 

  从那以后,我进博物馆、美术馆就对各种描述食物、动植物形象的作品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同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艺术家对食物、动植物的文化认识的差异,我觉得艺术和美食都是人类欲望的投射,人类过了吃饱那个阶段以后,吃就不仅仅是个营养科学的问题,人们在吃上附加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权力的炫耀、交流的需要等,有实用的效用但是又超越了实用那个层面,投射了人类的很多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的成分,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重点关注的。

 

  提问:这些观察和体验,对你的写作乃至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周文翰:这种改变是非常具体的,许多刺激反复多次,就变成了你的新习惯,也会让你自我反思,比如在饮食口味上,我从小就特别排斥奶制品,初到意大利时总要嘱托侍者去掉帕尼尼、沙拉中的芝士片,这让周围的意大利人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勉强吃了几次奶酪,发现也有好吃的奶酪,此后也就开始吃了。原来我也挺讨厌西红柿,在安达鲁西亚碰上了诸多西红柿做的小食、菜品,一尝之下几乎个个堪称美味,后来甚至自己在家模仿炮制。在印度这个“香料的迷宫”中,更是让我接纳了玛莎拉茶、咖喱饭这类“重口味”饮料和食物。可能是在异国他乡,我的口味的宽容度变得比较高,也有了求新求变的心理,敢于尝试自己以前不喜欢或者没见过的食物,对食物的理解也就更丰富更开放了。

 

  从更大的方面说,则是对各种文化、社会行为的宽容度、敏感度有提升。对我来说,从那次旅行开始对饮食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写作,算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对我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影响。比如以前我吃饭速度极快,常10分钟吃完就闲待着看别人动筷子,但现在,也能够安心坐着慢一点吃了,而且还能滔滔不绝讲述印度苦瓜和中国苦瓜的区别、意大利山区村民怎样采收板栗、螃蟹为什么在宋代成了著名的美食。

 

  对我来说,我不是在写一本做菜指南,不是给主厨看的食谱,而是给全家人看的书。我相信每个家庭的老中青少四代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知识、乐趣,可以让大家了解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的文化历史,了解更广泛的饮食文化背景。书里的许多内容都是我经常和家人、朋友围坐在餐桌边交流的话题,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只能口头说,以图文相配的形式出版相信能带给读者更直接、新鲜的视觉冲击。

 

  提问:您最喜欢书中写到的哪种食材?哪一幅插图?

 

  周文翰:我在西班牙时吃过不少火腿片,一度挺迷恋这种食物的,关键是切它的过程挺有表演性,当你看着一个个小酒馆中穿戴、相貌各异的侍者一刀刀切出薄片,有点像看拉面师傅拉面似的场景,挺有美感。后来因为有营养科学家不断告诫我说腌制食品不怎么健康,我就不太敢吃了,可一旦碰上,还是忍不住要吃。所以,我喜欢法国画家菲利普·卢梭画的《午餐》那幅画。吸引我的是那种家常的生活气息,餐桌上不仅仅有火腿,还有他看的报纸、收到的家信,这是一个19世纪的巴黎人的日常生活,要是今天画类似的午餐,可能餐桌上应该画一个手机吧。这幅画虽然是静物画,没有出现人物,可是却用报纸、信件暗示了围坐餐桌进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吃常常和信息交流、和家人相关,餐桌是个让我们彼此交流情感和知识的场所,值得我们花费时间珍重对待,所以,吃饭的时候不要太着急,慢慢吃,慢慢聊。

 


  作家简介

 

  周文翰,著名艺术和建筑评论家、艺术博物学作家,著有《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中国艺术收藏史》《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等人文通识图书,先后入选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国出版协会年度好书、2019年度首都图书馆年度推荐好书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