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莱芜区:奋力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

2021-1-28 9:44:43 来源:山东商报

        1月27日9点,济南市莱芜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莱芜会展中心开幕。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蕾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莱芜区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成就;面向“十四五”,莱芜区提出了全面对标“五个济南”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战略,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南美”靓丽新名片,加快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奋力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的工作目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通讯员 高翔

 

莱芜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莱芜区区长秦蕾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
        高质量发展厚积成势

 

 

        报告指出,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莱芜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严格外防输入、内严管控,实现新冠肺炎“零输入”“零感染”。在这场“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重大考验,彰显了过硬作风,体现了硬核担当。

 

         报告指出,预计全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5亿元、增长9.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和5.3%。

 

         2020年,莱芜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7亿元、增长155.8%。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核心区建设拉开框架,智能网联重卡一期顺利投产,重卡二期、德国凯傲叉车项目加快建设,16个配套项目集中入驻。豪驰新能源商用车整车下线。

 

         莱芜医药产业园二期投入使用,博科集团等30家药企全面入驻,珅诺基阿可拉定完成三期临床,华安可降解心脏支架、朗润核磁共振投产上市。朗进、力创、正泰线缆等26家企业分别被评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实体经济领先企业。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7个,完成投资56.7亿元、增长83%,泰嘉不锈钢建成投产,泰钢、九羊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四上”企业183家、上云企业500家,30家企业获评市级数字化工厂、智慧车间。

 

        全年新开工过亿元大项目82个,在建项目150个,1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38个项目入选市重点,20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大项目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双招双引”亮点纷呈。建立“1+5+N”招商机制,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6次,签约过亿元项目62个,实际利用外资3563万美元,获评2020中国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0条”,引进高层次人才62名,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专业人才15名。

 

 

       “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220亿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莱芜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2倍、年均增长30%。

 

       “十三五”期间,莱芜区先后引进过亿元项目213个,实施技改项目153个,开工建设大项目40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1.9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8.8∶49.2∶42调整为2020年的7.3∶38.8∶53.9,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莱芜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累计建成安置房238.5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9.9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55%。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完成农村改厕8.5万户,建成“四好农村路”1312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610个村、45万人。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累计改善24.4%,我们的家园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五年累计民生支出220亿元,年均增长12.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9%、7.5%。脱贫攻坚圆满收官,79个省市贫困村、2.1万户、3.6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归零。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义务教育改薄和大班额问题整治全面完成,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了全区人民。

 

 

       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
      “南美”靓丽新名片

 

 

        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莱芜区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对标“五个济南”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战略,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南美”靓丽新名片,加快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奋力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

 

 

        聚力“东强”崛起
        年内计划完成招商引资120亿元

 

 

        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莱芜实现“从赶上、超越到引领”的关键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确保实现良好开端,至关重要。

 

        2021年,莱芜区将对标“东强”战略,扛起“东强”担当,坚持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突出高端引领、链式发展、集群培育,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聚焦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莱芜智造新城。强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龙头地位,推动项目梯次接续、压茬推进,确保智能网联重卡一期达产达效,重卡二期、凯傲叉车建成投产,新开工挖掘机等核心项目3个、美国德马泰克等配套项目10个,加快构建“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的全产业链条。

 

        深入实施“链长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技改提升计划”,鼓励企业开展装备更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实施炼铁装备产能置换等重点技改项目66个,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20%以上。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抓牢项目招引“生命线”,围绕稳链、强链、补链,推行“投促+部门+园区”模式,完善招商政策,绘制招商地图,聚焦重点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突出领导带头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在北京、上海、济南自贸区设立招商驿站,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70个,完成招商引资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