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在岁月变迁中流传下许多习俗。又是一年清明至,不妨透过博物馆里珍藏的文物,了解一下古人过清明的仪式感。
孔子博物馆藏八卦纹鎏金编钟(图源孔子博物馆)
清明时节,正是春意盎然、万物萌动之时,在古代,也有到野外踏春出游的风俗。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春游晚归图轴》将春日游子出游,流连忘返之情尽收图中,正是清明时节的代表之作。在繁盛苍翠的乔木的掩映下,可见庭院深深,繁花似锦,隐至云间。春游晚归的游人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归,一个随从上前敲门,另外两个随从拿着杂物边走边说笑,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春色尽收于画面之中。
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节,除了踏春出游的主题外,也有着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习俗。随着岁月变迁,清明节祭祀孔子的活动由来已久。每年清明节期间,海内外孔子后裔都要到孔林扫墓,祭拜祖先,称为“家祭”。如今孔子博物馆珍藏的《圣门乐志》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庙祭祀乐舞制度,孔子博物馆藏的八卦纹鎏金编钟是祭孔的乐器之一。这套编钟是康熙五十八年颁赐孔庙中和韶乐乐器中的一组,共十六枚,形制、纹饰、大小相同,铜质鎏金。清脆明亮、悠扬动听,仿若大自然之声。中和韶乐,乐器八音俱全,符合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是清代最高规制的乐曲。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