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圈”定济南

2022-6-7 22:42:26 来源:趵突视角

        作者:拼命三郎

 

        来源:趵突视角

 

        2022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3月21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至此,全国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五大国家级都市圈拿到了“入场券”。

 

        观察人士惊呼:“都市圈”时代,已经到来。

 

        城市化竞争到了新阶段,近段时间一改低调形象、屡有“惊闻”示人的济南,在哪里?

 

山东省地图政区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5月28日-6月1日召开的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推动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崛起成势,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都市圈”建设重点任务。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正牵头开展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争取尽快获批建设。”今年济南“两会”期间,济南市发改委主任谢堃表示。

 

        济南,没有掉队!

 

        同城化,正“圈”定这一区域的未来。


        看“圈”

 

        济南今年的夏天来得不算早,但已30来度冒头的气温,给自己安排个“四个圈”“六个圈”也好像理所当然。不怕大家笑话,笔者从小吃的最多的是老冰棍,“哥俩好”“四个圈”属于升级版,“六个圈”简直就是奢侈品了。

 

        以吃雪糕来看城市化,老冰棍是各城市单打独斗,“哥俩好”是区域内配合协同,“四个圈”是“强省会”带动辐射,那么带碗的“六个圈”则是“强省会”模式的升级版——“都市圈”。

 

2016年5月15日,济南经十路山大路路口附近/赵天羿


        在若干年前,城市化还是个很时髦的说法,就像大家可劲提高自己的工艺,让老冰棍充分占领消费者的味蕾。那时候,还处在“人口红利”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有效吸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城市化进程也在飞速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伴随城市化而来的,不仅有好看的经济指标,还有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重复建设,以及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再喜欢也不能只吃老冰棍这一个口味啊,配方更多元、口味更丰富的“四个圈”很好地应和了消费升级的时代。区域合作协调发展,就是解决城市化发展弊病的升级之道,既发挥重点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同步发展。

 

        于是,就有了“都市圈”概念的逐步大热。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首次出现在国家正式文件之中,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都市圈建设元年。

 

        那么,什么叫都市圈?

 

        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注意,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叫“1小时通勤圈”。1小时可以从A地到B地,就意味着我可以选择在B地工作,而回到A地生活,既可以在B地挣工资,又不耽误享受A城的现代化服务。这样,就有效实现了城市之间的分工,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据《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都市圈形成的前提是都市圈区域内部出现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间开始建立密切的交通和产业联系。在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快速的交通系统将分散的居住地与集中的就业中心相连接。没有足够的通勤人口,就不能称之为都市圈。

 

        今年的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也明确表明: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

 

        根据国内外城市空间演进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为: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从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具备更高级形态——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南京日报


        伴随着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及其实际发展成效的显现,都市圈建设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新的发力点,国家级都市圈更是成为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在内不少城市新的竞争目标。

 

        截至目前,除国家已批复的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外,济南、武汉、郑州等城市正处于国家级都市圈的“冲刺阶段”。


        入“圈”

 

        尽管暂未跻身国家级都市圈,但济南都市圈“入场”时间并不晚。

 

        早在15年前,关于“济南都市圈规划”的报道便见诸报端。根据彼时的规划,济南都市圈以济南为核心,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实施“强化核心、多元增长、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构筑聊城-济南-淄博、德州-济南-泰安、滨州-淄博-莱芜三条发展主轴和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莱芜、济南-莱芜三条发展副轴。

 

2019年初,山东省官宣济南莱芜区划调整后的媒体报道/人民网


        当时,在全国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山东规划形成了“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圈”即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据《济南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2004年5月,在山东省“中部突破济南”战略指导下,济南市提出了“努力构筑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济南经济圈”的总体思路,并把“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的工作举措。2007年12月,山东省正式发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7个城市形成了“1+6”携手发展的格局。

 

        而济南都市圈各市也是动作频频。济南相继与德州签署了《德州市融入济南服务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确定了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与莱芜举行了进一步发展两市交流合作关系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滨州市出台了“南融济南,北接天津”的实施方案;泰安市从构建“济泰生态旅游产业带”等方面入手积极接轨济南;聊城市则积极与济南对接,致力于打造济南的西花园。

 

山东省地图交通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时间来到2021年,山东省印发实施的《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根据规划,将以济南为核心,推进淄博、泰安内核圈层同城化,辐射带动聊城、德州、滨州、东营联动圈层协同发展,建设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带,打造“泰安—济南—德州”“淄博—济南—聊城”发展枢轴,构建“一心两圈层、一带两枢轴”发展布局。

 

        而济南都市圈,是省会经济圈框架下更紧密的发展形态,济南市发改委主任谢堃曾进行具体阐释——

 

        “济南都市圈是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框架下,以济南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以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与周边城市协同构建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根据“1小时通勤圈”的“入圈门槛”推论,滨州、东营两市存在被卡在门外的可能,不过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含济滨联络线)项目已于今年初立项,济—滨、济—东实现一小时直达仅是时间问题。

 

        从辐射带动能力看,济南常住人口、生产总值等数据均高于刚刚获批不久的西安都市圈,而这也为济南都市圈打造成我国北方最高标准的都市圈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看来,相较于山东省着力打造的省会经济圈,济南都市圈的规划站位上升至国家层面,更加突出济南作为核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也因此对济南自身的发展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画“圈”

 

        1992年,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蒋开儒在读罢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后只身一人前往深圳,当见到用铁丝网圈起来的特区,“画了一个圈”即成为他对设立深圳特区的描绘。或许就是从那时起,“圈”成了我国地区、城市规划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而一个“画”字令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建设显得“轻而易举”,但实则“任重道远”。

 

        济南都市圈具体怎么“画”?还是从“1小时通勤圈”的基本建设理念切入,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仍是“画出”济南都市圈首笔的着笔之处。

 

        根据2021年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交通先行”项目建设活动上发布的数据,圈内7市在建的交通项目有60个,整个“十四五”期间,已经锁定了79个项目,投资额7900亿元,涉及所有的交通方式。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济南交通运输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会明确提出:“开工建设济滨高铁,填补滨州、东营与济南的联系短板,实现省会城市经济圈高铁直达。构建高铁、高速双通道,加强济南和周边25个县域单元互联互通,服务1800万人口”。

 

        对不少两地奔波者来说,圈内城市间通勤时长的缩短或许就是其对都市圈最为朴素的理解。笔者曾多次在早晚高峰时段乘坐北京地铁八通线,与夜宿燕郊、昼赴北京的“都市候鸟”共同感受两座城市的同频共振。

 

        “都市候鸟”往返于京冀、沪浙,也同样存在于济南都市圈中。由于爱人工作不易调动的原因,笔者在济工作的一位好友自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家住德州齐河,济齐“双城记”早已成为其习以为常的工作生活模式,“车程相对还是远点儿,但是早就习惯了。”

 

        但需要明晰的是,同城化的终极目标绝非打造“睡城”,如果说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济南都市圈“画”出了骨架,那么资源共享与产业互联则是济南都市圈的血肉所在。

 

        在今年4月召开的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济南以“积极推动与胶济沿线的淄博、潍坊、青岛等城市一体构建高水平协同发展的连绵城市带,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作为“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具体目标。

 

        不论是济淄,还是济泰、济德,其同城化规划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齐河县的归属更是和诸城市一样成为山东省内经久不衰的坊间热点话题。

 

        而在打通内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互联方面,济南与泰安、淄博、德州三位“亲密圈友”间的实质性举措也在明显增多。

 

        2021年,济泰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启动,“在泉城·全办成”牵手“泰好办”,推出证照互通互认互发、简化企业登记、便利企业迁移等12项一体化便民利企举措,让两地群众真正享受“同城化”审批服务。


        出“圈”

 

        圈画好了,自然还要再力争“出圈”。

 

        都市圈能否“出圈”自然首先取决于“大哥”到底有多强。不论是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提出“增强省会辐射带动能力,研究编制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还是在党代会上进一步阐释“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具体目标,身为圈中“大哥”,济南高标准“画圈”与加速度“出圈”的坚定决心有目共睹。

 

        在“硬核”上谋划10个“新的更大突破”,在“软实力”方面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最近几个月来,济南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可谓“软硬兼施”。

 

        “大哥”很拼,也在加速前进。济南市委于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前夕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济南全市生产总值跨越5个千亿大关,总量达到11432.2亿元,排名连续3年前移至全国城市第18位。经过多年蓄势聚能,又叠加众多国家级战略平台带来的机遇,济南的城市能级和区域辐射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而另一方面,济南都市圈的“出圈”需要“大哥”带好头,也少不了“小伙伴”们的积极响应与主动接轨。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淄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的意见》指出,为推动济淄同城化进程,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率先突破,淄博决定规划建设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

 

        5月22日下午,济南—淄博两地主要领导出席,召开同城化合作推进会。会议明确,两市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当好引领、做好示范,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济淄方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济淄力量”。

 

        主动接轨带来的是经济数据的明显变化——2021年,淄博经济增速9.4%,排名山东省第二位。

 

        除了“大哥”和“小伙伴”们的拼搏协作,济南都市圈还有一项明显的比较优势不容忽视——山东共有9个沿黄城市,其中除菏泽济宁“入列”鲁南经济圈外,其余7座城市均是济南都市圈的成员,若能在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之下乘风而上,济南都市圈“出圈”的速度或许还将大踏步提前。

 

        这一点正如董彦岭院长所言:“山东省目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济南则发力在前排中当标杆、做表率,这为济南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亦是济南都市圈相较于其他都市圈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济南充满信心,尽可拭目以待!